[发明专利]输电线铁塔保险滑轨以及登高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9708.4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杜中庆;陈跃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线 铁塔 保险 滑轨 以及 登高 套件 | ||
输电线铁塔保险滑轨以及登高套件,属于电工工具领域。输电线铁塔保险滑轨包括伸缩滑轨和保险滑动件;伸缩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卡在输电线铁塔的桁架上的卡接件,伸缩滑轨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保险滑动件滑动嵌设于滑道,保险滑动件设置有能够与保险绳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保险滑轨通过卡接件卡接于桁架上,保险绳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保险滑轨的连接件连接,保险绳的两端均能够随着保险滑动件移动,即挂接保险绳的地方能够随着电工工人工作地点而移动,扩大电工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提高全系数、工作效率以及减轻电工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登高套件包括保险绳和输电线铁塔保险滑轨,大大地增加电工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工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输电线铁塔保险滑轨以及登高套件。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攀爬及高空作业时,所挂保险绳的地方都是固定的,操作人员,工作范围小,换一个工作点,又要重新挂保险绳。有以下缺点:带来不安全因素;影响工作效率;增加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输电线铁塔保险滑轨,以使挂接保险绳的地方能够随着电工工人工作地点而移动,提高全系数以及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登高套件,以大大地增加电工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输电线铁塔保险滑轨,包括伸缩滑轨和保险滑动件;伸缩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卡在输电线铁塔的桁架上的卡接件,伸缩滑轨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保险滑动件滑动嵌设于滑道,保险滑动件设置有能够与保险绳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
现有的输电线铁塔都是由桁架搭设而成的。在攀爬输电线路铁塔进行高空作业时,挂接保险绳的地方都是固定的,电工操作人员,工作范围小,换一个工作点,又要重新挂保险绳。不仅带来不安全因素,而且影响工作效率;还增加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申请提供的输电线铁塔保险滑轨,在架空输电线路铁塔上,将保险滑轨两端的卡接件卡接于输电线铁塔的桁架上,保险滑轨支撑在两根桁架之间,位置固定,快速安装,携带方便。保险滑动件可以沿着滑道来回往复移动,将保险绳的一端的钩环扣于连接件,即保险绳的两端均可以随着保险滑动件移动,大大地增加了电工操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克服了现有挂接保险绳的地方固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可选地,伸缩滑轨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两端开口的套筒,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撑杆的长度,第二齿条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对称滑动设置于套筒,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并排设置,第一齿条的齿和第二齿条的齿相对设置;
套筒设置有驱动齿轮和驱动轴,驱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驱动齿轮能够驱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驱动轴转动设置且固定穿设于驱动齿轮;套筒还设置有制动件,制动件能够使驱动齿轮停止转动。
可选地,驱动轴活动设置于套筒,制动件为设置于驱动轴的外侧的制动块,制动块位于驱动齿轮和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制动块位于驱动齿轮的靠近滑道的一侧;套筒的靠近滑道的一侧的内侧壁设置有花键槽,花键槽环绕驱动轴的外侧设置,制动块能够卡入花键槽的任意一个键槽。
可选地,套筒还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移动轴和限位块,滑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套筒侧壁的滑槽,移动轴的一端设置连接件,移动轴的另一端活动穿过保险滑动件和滑槽伸入套筒的内部;限位块设置于移动轴的伸入套筒的内部的一端,套筒的内侧壁沿着滑槽的边缘并排设置有多个限位槽,多个限位槽分别与滑槽连通;限位块能够卡入任意一个限位槽。
可选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避让槽,避让槽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靠近滑道的一侧,移动轴的伸入套筒内的一端能够沿着避让槽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