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19459.9 | 申请日: | 2017-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庄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壮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14;A61P29/00;A61P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剂 头痛 山茱萸 桔梗 疏风清热 通络止痛 细辛 巴戟天 白附子 干地黄 重量份 山药 白术 川芎 干姜 羌活 秦艽 乌头 甘草 制备 治疗 菊花 人参 防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山茱萸5‑8份、巴戟天5‑8份、羌活5‑8份、石楠5‑8份、菊花5‑8份、干姜5‑8份、防风5‑8份、白术5‑8份、制乌头5‑8份、山药5‑8份、干地黄5‑8份、人参5‑8份、桔梗5‑8份、秦艽5‑8份、白芍药5‑8份、川芎2‑4份、白附子2‑4份、甘草2‑4份、细辛2‑4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本发明的散剂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头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
背景技术
头痛病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可以出现再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头痛病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中医认为,头痛之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治疗上大抵外感头痛以疏风散邪为主;内伤头痛则以平肝、滋阴补气、养血、祛瘀、化痰为法,可选用中药方进行调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山茱萸5-8份、巴戟天5-8份、羌活5-8份、石楠5-8份、菊花5-8份、干姜5-8份、防风5-8份、白术5-8份、制乌头5-8份、山药5-8份、干地黄5-8份、人参5-8份、桔梗5-8份、秦艽5-8份、白芍药5-8份、川芎2-4份、白附子2-4份、甘草2-4份、细辛2-4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散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山茱萸8份、巴戟天8份、羌活8份、石楠8份、菊花6份、干姜6份、防风6份、白术6份、制乌头6份、山药6份、干地黄6份、人参6份、桔梗6份、秦艽6份、白芍药6份、川芎3份、白附子3份、甘草3份、细辛3份。
本发明的散剂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头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山茱萸8克、巴戟天8克、羌活8克、石楠8克、菊花6克、干姜6克、防风6克、白术6克、制乌头6克、山药6克、干地黄6克、人参6克、桔梗6克、秦艽6克、白芍药6克、川芎3克、白附子3克、甘草3克、细辛3克。
将诸药择净,研细即成,每次9克,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
本发明的散剂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头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壮,未经庄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4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