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季铵碱分离、除盐再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9322.3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其建;陈永平;金汉强;刘卓;陈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209/60 | 分类号: | C07C209/60;C07C211/56;C07C209/86;C07C209/36;C07C211/5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季铵碱 分离 再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季铵碱分离、除盐再利用的方法。本发明解决硝基苯法制备对氨基二苯胺中季铵碱回收处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增加离心分离,分离出回收季铵碱中对氨基二苯胺和大分子粘稠状有机物质工序,降低回收季铵碱中对氨基二苯胺和大分子粘稠状有机物质的含量,减小回收季铵碱的粘度,降低回收季铵碱除盐过滤难度,提高回收季铵碱除盐效果,促进后续的缩合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季铵碱中降低有机物质的含量,降低碳酸盐的含量,提高季铵碱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硝基苯法制备对氨基二苯胺工艺中,硝基苯和苯胺在季铵碱催化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对(亚)硝基二苯胺,含有季铵碱的缩合液加氢还原生成对氨基二苯胺,还原液过滤加氢催化剂后加水萃取,季铵碱萃取到水相,对水相进行处理回收季铵碱,回收的季铵碱套用于缩合反应,季铵碱是两相催化剂,碱性强,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有机相中的苯胺、对氨基二苯胺等有机物质和大分子粘稠状有机物质,回收季铵碱中的碳酸根和有机物影响回收季铵碱的质量,季铵碱的质量影响缩合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正常进行。
目前没有关于硝基苯法制备对氨基二苯胺工艺中回收季铵碱处理套用的资料,相关资料CN101531600A提及季铵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N102372640A提到所用缩合催化剂为相转移催化剂和无机碱以固体的形式加入反应体系中催化缩合硝基苯和苯胺,CN101735074A是一种以碳酰苯胺制备4-硝基二苯胺和4-亚硝基二苯胺的方法,缩合催化剂氢氧化钾和四丁基溴化铵难以回收,周志国等进行了季铵盐复合型催化剂合成4-氨基二苯胺的研究。
现有的硝基苯法制备对氨基二苯胺工艺中回收季铵碱处理方法,是根据回收季铵碱中的碳酸根量加入对应的无机碱形成碳酸盐,过滤排出碳酸盐盐渣,降低回收季铵碱中碳酸盐含量。然而回收季铵碱中有机杂质的存在,尤其是对氨基二苯胺和大分子粘稠状有机物质的存在,使得回收季铵碱变稠,回收季铵碱不能正常脱水、除盐,导致回收季铵碱的质量达不到生产运行的要求,从而影响后续的缩合反应和还原反应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意在克服现有回收季铵碱处理方法的不足,增加离心分离,分离出回收季铵碱中对氨基二苯胺和大分子粘稠状有机物质,降低回收季铵碱中对氨基二苯胺和大分子粘稠状有机物质的含量,减小回收季铵碱的粘度,降低回收季铵碱除盐过滤难度,提高回收季铵碱除盐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回收季铵碱分离、除盐再利用的方法,将回收季铵碱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回收季铵碱中对氨基二苯胺、大分子粘稠状有机物质;向离心分离处理后的回收季铵碱中加入无机碱形成碳酸盐,过滤排出碳酸盐盐渣,滤液套用于缩合反应。
其中所述的回收季铵碱中的季铵碱为硝基苯法制备对氨基二苯胺中的四甲基氢氧化铵。
其中所述的离心分离温度为20~60℃。
其中所述的离心分离时间为3~15 min。
其中所述的离心分离转速为3000~8000 r/min。
其中所述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的季铵碱中碳酸根与无机碱中氢氧根的摩尔比为1:1.2~2.0。
其中所述的无机碱成盐温度30~6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使用离心分离,分离出回收季铵碱中的对氨基二苯胺和大分子粘稠状有机物质,降低回收季铵碱的粘稠性,增强回收季铵碱的流动性,提高回收季铵碱的质量。
2.用离心分离后的回收季铵碱中加入无机碱形成碳酸盐,容易过滤除去盐渣,提高除盐效果。
3.本发明能保证回收季铵碱的套用催化效果,促进缩合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正常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