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床与地热协同开采用采场充填降温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9221.6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刘浪;张小艳;孙伟博;王美;陈柳;王燕;邱华富;秦学斌;王湃;朱超;方治宇;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T10/10 | 分类号: | F24T10/10;F28D20/02;F28F27/00;E21C4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床 地热 协同 开采 用采场 充填 降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矿床与地热协同开采用采场充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热充填体(1)和用于将采热充填体(1)连接到地热开采系统中的连接机构(2),所述采热充填体(1)包括用于充填的相变蓄热材料(1-1),从下到上依次分层设置的采热管(1-2)、隔热管(1-5)和冷却管(1-6),以及设置在顶部的硬化顶(1-4)和设置在相变蓄热材料(1-1)上的溜井(1-3),所述采热管(1-2)为多层;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上分水器(2-1)、上集水器(2-2)、下分水器(2-3)和下集水器(2-4),所述上分水器(2-1)的进水口上通过第一三通管(2-6)连接有进水口管(2-5),所述进水口管(2-5)上连接有上三通阀(2-7),所述上分水器(2-1)的出水口与冷却管(1-6)的进水口和隔热管(1-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上集水器(2-2)的进水口与冷却管(1-6)的出水口和隔热管(1-5)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下分水器(2-3)的出水口与采热管(1-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下集水器(2-4)的进水口与采热管(1-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下集水器(2-4)的出水口上通过第二三通管(2-8)连接有出水口管(2-9),所述出水口管(2-9)上连接有下三通阀(2-10);所述上分水器(2-1)和下分水器(2-3)之间设置有左三通阀(2-11),所述左三通阀(2-11)和上集水器(2-2)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右三通阀(2-12),所述左三通阀(2-11)的第一端口与下分水器(2-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左三通阀(2-11)的第三端口与第一三通管(2-6)连接,所述右三通阀(2-12)的第一端口与上集水器(2-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右三通阀(2-12)的第二端口与左三通阀(2-1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右三通阀(2-12)的第三端口与第二三通管(2-8)连接;所述左三通阀(2-11)、右三通阀(2-12)、上三通阀(2-7)和下三通阀(2-10)的第一端口为其左侧端口,所述左三通阀(2-11)、右三通阀(2-12)、上三通阀(2-7)和下三通阀(2-10)的第二端口为其底部端口,所述左三通阀(2-11)、右三通阀(2-12)、上三通阀(2-7)和下三通阀(2-10)的第三端口为其右侧端口;所述左三通阀(2-11)和下三通阀(2-10)均为三通分流阀,所述左三通阀(2-11)的第三端口和下三通阀(2-10)的第三端口均为进口,所述左三通阀(2-11)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下三通阀(2-10)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为出口;所述右三通阀(2-12)和上三通阀(2-7)均为三通合流阀,所述右三通阀(2-1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及上三通阀(2-7)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为进口,所述右三通阀(2-12)的第三端口和上三通阀(2-7)的第三端口均为出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床与地热协同开采用采场充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水器(2-2)的出水口处连接有上调节阀(2-13),所述下集水器(2-4)的出水口处连接有下调节阀(2-14)。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床与地热协同开采用采场充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6)采用中间进,向两侧蛇形前进,最后从两侧出的布置方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床与地热协同开采用采场充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1-5)采用中间进,向两侧蛇形前进,最后从两侧出的布置方式。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床与地热协同开采用采场充填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层的所述采热管(1-2)均采用一边进,向另一侧蛇形前进,并从另一侧出的布置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2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驱动总成的吊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模具起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