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R分频反演的暗河充填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9158.6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刘遥;巫波;邬兴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r 分频 反演 暗河 充填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R分频反演的暗河充填程度预测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利用Marr小波分频技术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得到不同频段的分频数据体并从分频数据体分别提取不同频段的分频属性,根据储层不同厚度下振幅与频率关系构建核函数,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多次学习,建立分频属性与测井GR曲线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将不同频段分频属性与测井曲线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合成到一起得到GR分频反演体,根据测井解释结果确定不同充填程度暗河样本对应的GR峰值分布概率,确定GR分频反演体的暗河充填程度。本方案能够得到分辨率较高的反演结果,能够直接预测未钻井区域储层的泥质充填情况,可提高开发调整井建产率,为油田开发方案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R分频反演的暗河充填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多样,其中暗河型溶洞发育规模较大,是缝洞储层的主要油气富集空间,目前常用的暗河充填预测方法有测井识别法、地震属性预测法和地震阻抗反演法。
测井识别法是通过常规、成像测井技术结合钻井、试油资料等综合评价其充填程度及有效性。通过声波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充填程度的正演数据,寻找声波参数与洞穴充填程度的关系,再将其规律应用到实际中,可有效地指导实际测井资料对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的评价(洞穴充填程度的声波测井数值模拟与定量评价,赵军等,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年)。利用溶洞充填物对应GR值和电阻率等电性特征识别充填程度和充填物类型(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古溶洞充填特征与垂向物性分布,邹婧芸,延安大学学报,2014年)。基于不同充填物洞穴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构建Vsh-RS交会图版进行洞穴充填物性质,提高了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的测井评价精度(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洞穴型储层充填性质常规测井表征,苏俊磊,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
地震属性预测法是利用充填溶洞与未充填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差异,优选对洞穴充填的敏感地震属性来预测洞穴充填性质。依据溶洞不同充填物的地震响应特征(强振幅、低速和调谐性),采用频率差异分析新技术,提取振幅-频率新属性来预测溶洞充填性质(溶洞充填物判识的频率差异分析技术,唐文榜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利用缝洞体内部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导致串珠反射能量不同,确定洞穴不同的充填物类型(正演模拟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反射特征,马灵伟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年)。结合岩心实测的充填程度样本,利用振幅属性计算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充填程度的方法(计算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充填程度的方法,邢翔等,发明专利,2015年)。
地震反演法是建立在测井资料解释基础上,将波阻抗数据体转化为储层参数数据体,进而利用波阻抗反演方法预测溶洞充填性质。结合溶洞的地震反射特征和振幅变化率强度,利用充填溶洞的高阻抗特征,预测部分充填溶洞和完全充填溶洞(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综合识别及预测方法,王光付,石油学报,2008)。沿地震解释层位提取地震反演波阻抗平面图,获取缝洞储层内充填物与充填程度信息,结合岩心测试样本,建立样本与地震波阻抗反演的函数关系,进而计算地震反射区缝洞储层的充填程度(地震反演过程中计算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充填程度的方法,邢翔等,发明专利,2015年)。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多样,其中暗河型溶洞发育规模较大,是缝洞储层的主要油气富集空间,目前常用的暗河充填预测方法由测井识别法、地震属性预测法和地震阻抗反演法。
测井识别法通过常规、成像测井技术结合钻井、试油资料等综合评价其充填程度及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准确计算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但该方法只适用于实钻测井数据,只能在井钻位置解释纵向上洞穴充填,不能横向预测井控范围外的储层充填性质。
地震属性预测法是利用充填溶洞与未充填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差异,优选对充填的敏感地震属性来预测洞穴充填性质。其中地震属性影响因素较多,储集体类型和充填物对其影响极大,其预测结果并没有明确的地质含义,需要结合井震标定以及对研究区的地质认识,对预测结果进行判断、甄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土石坝心墙基础结构
- 下一篇:多筒基桁架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