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8490.0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涛;边可;杨建文;刘俊涛;百世健;曹岩;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防水 结构 及其 外墙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防水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我国地下建筑渗漏居高不下,成为通病,不但影响使用功能,也严重的影响建筑物寿命。
随着新型防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发展迅猛。防水材料经历了第一代的“二毡三油”的传统做法,第二代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做法,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后,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与结构之间的粘接不牢,粘接不持久,易受环境影响,对基层要求比较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防水材料与结构之间粘结不牢固,粘结不持久,对基层要求高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方法施工复杂,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所述地下室包括设于垫层上的基础底板、设于基础底板上的地下室墙体和设在地下室墙体上的地下室顶板,所述地下室墙体上设有穿墙导管,地下室墙体包括设于基础底板上的导墙和设于导墙上的地下室外墙,所述导墙和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施工缝通过止水钢板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墙外侧由内而外依次设有竖向砖胎模和支护桩,所述竖向砖胎模和支护桩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回填土层一和换撑带层,所述回填土层一下方设有碎石盲沟;
所述基础底板与垫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返至导墙,所述导墙下部宽,上部窄,宽部与窄部连接部位的阴角部位设有找平层,所述基础底板与导墙交接处的阳角部位的防水层外设有附加防水层一;
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顶板的外围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水泥凝胶层和交叉膜防水层,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顶板连接处的阳角部位设有附加交叉膜防水层一,所述地下室外墙外的交叉膜防水层外部自内而外依次设有聚苯板保护层和回填土层二,且地下室外墙外的交叉膜防水层与导墙外部的防水层的拼接处设有附加防水层二,所述附加防水层二敷设在导墙上;
所述穿墙导管与地下室墙体之间的阴角部位的交叉膜防水层内设有附加交叉膜防水层二,所述交叉膜防水层与附加交叉膜防水层二的尾端通过金属箍与穿墙导管固定,并用聚氨酯涂抹封口。
更加优选地,所述交叉膜防水层由多块防水卷材拼接而成,所述防水卷材是单面自粘的交叉膜反应型自粘防水卷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附加交叉膜防水层一和附加交叉膜防水层二均为双面自粘的交叉膜反应型自粘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所述找平层为1:2水泥砂浆找平层。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凝胶层由水泥凝胶涂抹而成,所述水泥凝胶由重量比为1:1∶0.8~1的水泥、渗透结晶涂料和水拌合而成,所述水泥为P.O32.5硅酸盐水泥。
此外,所述回填土层一和回填土层二均由3:7灰土回填而成。
更加优选地,所述交叉膜防水层和防水层与附加防水层二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mm。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前准备:备好交叉膜反应型自粘防水卷材,并对地下室外墙基层清理、润湿;
步骤二,配置水泥凝胶:水泥凝胶拌制时使用秤或量筒计量,保证计量准确,配比完成后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成腻子状备用;
步骤三,在施工现场进行定位、弹线、试铺: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防水卷材的起铺点和铺贴方向,并在基层上弹好卷材控制线,以保证卷材铺贴时顺直,起铺点定位后,先进行卷材试铺,对接头处理、搭接做法和节点做法待进行验收合格后进行大面积铺贴;。
步骤四,刮涂水泥凝胶:撕去交叉膜反应型自粘防水卷材底部隔离纸,并在上面刮涂水泥凝胶,水泥凝胶厚度为2~3mm;
步骤五,铺贴交叉膜防水层:铺贴多块防水卷材拼接形成地下室外墙上的交叉膜防水层;
步骤六,养护:施工完毕后,晾放24~48小时,用遮阳布遮盖,避免阳光暴晒,待验收合格后本发明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施工完成。
此外,所述步骤四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敷设附加交叉膜防水层一: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顶板交界处的阳角部位敷设附加交叉膜防水层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8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