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密封圈撑开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18172.4 | 申请日: | 2017-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4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张丹丹;胡绿海;鲁异;周会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公司;苏州瀚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密封圈 撑开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密封圈撑开设备,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多根支撑柱;组装台,通过所述多根支撑柱被支撑在所述基座上;四根针,分别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组装台上;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四根针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四根针沿各自的直线路径从一个矩形的中心分别朝向该矩形的四个角移动,以便将套装在所述四根针上的弹性密封圈撑开成具有预定的长宽比的矩形。在本发明中,弹性密封圈撑开设备能够高效地将弹性密封圈撑开成具有预定的长宽比的矩形,提高了弹性密封圈的撑开效率,并降低了装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密封圈撑开设备,其适于将弹性密封圈撑开。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时需要将弹性密封圈撑开成具有预定的长宽比的矩形,以便将该弹性密封圈套装在待密封的部件上的矩形凹槽中。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采用人工方式来撑开弹性密封圈。在安装该弹性密封圈时,工人需要用四个手指向外拉拽该弹性密封圈,以便将该弹性密封圈撑开,然后再把撑开的弹性密封圈套装到待密封的部件上。这种人工撑开的弹性密封圈的方式非常耗时,效率非常低,增加了装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弹性密封圈撑开设备,其能够高效地将弹性密封圈撑开成具有预定的长宽比的矩形,提高了弹性密封圈的撑开效率,并降低了装配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弹性密封圈撑开设备,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多根支撑柱;组装台,通过所述多根支撑柱被支撑在所述基座上;四根针,分别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组装台上;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四根针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四根针沿各自的直线路径从一个矩形的中心分别朝向该矩形的四个角移动,以便将套装在所述四根针上的弹性密封圈撑开成具有预定的长宽比的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组装台上形成有四条滑槽,所述四条滑槽的一端指向所述矩形的中心,另一端分别指向所述矩形的四个角;所述四根针分别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组装台的四条滑槽中,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四根针分别沿所述四条滑槽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组装台上安装有一个框架,所述框架限定一个具有所述预定的长宽比的矩形空间,所述四根针沿各自的直线路径从该矩形空间的中心分别朝向该矩形空间的四个角移动,并被分别阻挡和停止在该矩形空间的四个角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四根针同步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四个凸轮机构,用于分别驱动所述四根针沿各自的直线路劲移动;和一个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四个凸轮机构旋转,每个所述凸轮机构适于将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相应的一根针的直线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凸轮机构包括一个凸轮和设置在所述凸轮的驱动轴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至少两个传动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四个凸轮机构的传动齿轮容纳在一个齿轮箱中,所述四个凸轮机构的凸轮设置在所述齿轮箱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密封圈撑开设备还包括一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多个支撑架被支撑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组装台的下方,所述齿轮箱被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座,所述齿轮箱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齿轮箱和所述安装座中的一个上形成有横截面呈燕尾形的滑槽,另一个上形成有横截面呈燕尾形的凸条,所述燕尾形的凸条与所述燕尾形的滑槽接合,从而将所述齿轮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公司;苏州瀚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公司;苏州瀚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8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匣式自动装填螺丝匣
- 下一篇:一种新的泵轴与轴承分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