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添加辅料和调节碳氮比的高温堆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7564.9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8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廖汉鹏;卢晓梅;陈志;周顺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F7/00;C05F15/00;C05F17/20;C12R1/01;C12R1/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添加 辅料 调节 高温 堆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添加辅料和调节碳氮比的高温堆肥方法。是将高温堆肥的发酵腐熟物料作为返混料代替传统秸秆辅料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率至50‑60%,同时添加适量低C/N比专用发酵混合菌剂,无需额外调节原料的C/N比,进行高温堆肥制备得到高温堆肥腐熟物料。本发明技术不但可以简化堆肥的发酵步骤和缩短发酵周期,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通过本发明高温堆肥技术可以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1987,腐熟的产品经过相关部门检测,总养分达到有机肥料NY525‑2012的要求,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肥。与传统高温堆肥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节省生产成本为50元/吨。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畜禽粪便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添加辅料和调节碳氮比的高温堆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有机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约38亿吨粪便,折合纯养分3200万吨,相当于目前我国化肥总养分投入量的50%左右,由于缺少高效低成本的处理和利用技术,目前这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不到20%,大多数被直接排放或随意弃置,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如何处理畜禽粪便等有机固体废弃物是大多数养殖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大量的有机废弃物若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正常生产占据土地资源,而且也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如把其就地填埋,不仅严重污染地下水,同时也浪费了其所含的丰富的有用养分。
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是有机废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上千年,其实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代谢产生热能,加速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过程。同时高温可杀灭废弃物中的病原菌等有害生物,缩小体积和容重方便于后期贮存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解决规模化养殖和燃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发展有机肥产业、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N比和含水率是决定好氧高温堆肥成败的关键因素。传统好氧堆肥要求调节C/N比至25-30,大量研究表明C/N低会造成堆肥温度上升慢,甚至无法进入高温阶段,造成腐熟不完全,无害化不彻底等问题。而一般有机固体废弃物的C/N比都较低(6-12之间),因此需要在堆肥原料中添加秸秆类辅料调节C/N比。传统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含水率都比较高(一般达到80%),如果直接用来堆肥会造成通气性不好,形成厌氧区域进入厌氧发酵状态,影响发酵效果。因此,传统的高温好氧堆肥技术需要在原料中添加大量的(20-40%)秸秆类辅料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率和C/N比,而辅料价格逐年走高以及部分地方供货量紧张,造成堆肥企业成本大幅度提高,企业获利微薄难以生存。特别是牛粪中含有大量的牛未经完成消化吸收的木质素和纤维素,C/N比较低,不易降解腐熟,造成牛粪低C/N比的高温堆肥发酵不完全、彻底等问题。
因此,解决传统高温堆肥中添加大量辅料和调节C/N比的工艺,对降低高温堆肥操作步骤、降低生产企业以及提高效率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高温堆肥技术,即无需添加秸秆类辅料和调节C/N比的高温堆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快捷、低成本高温堆肥方法,即一种无需添加辅料和调节C/N比的高温堆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C/N比发酵混合菌剂,所述低C/N比发酵混合菌剂包括栖热菌属、芽孢杆菌属、高温放线菌属的微生物,其组成数量比为(3-5):(1-2):(0.3-1)。
优选的,所述低C/N比发酵混合菌剂中栖热菌属、芽孢杆菌属、高温放线菌属的微生物,其组成数量比5:2:1。
优选的,栖热菌属微生物包括布氏栖热菌。
优选的,芽孢杆菌属微生物包括地衣芽孢杆菌和/或枯草芽孢杆菌。
优选的,高温放线菌属微生物包括高温放线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7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