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降尿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6273.8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4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荣;曹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国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9/06;A61K35/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风 尿酸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降尿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急性发作是急性痛风的典型症状。疾病发作多在轻微损伤、饮食过量或相关疾病以后,特别好发于肢体远端关节,典型的症状发于足趾(足痛风),也可因尿酸盐结石引起肾绞痛。慢性痛风以破坏性关节变化为特征。皮肤症状:约1/2的病例,有尿酸盐沉积于皮下,这些结节被称为痛风结节或痛风石。痛风石常呈白色或珍珠色结节(痛风珍珠),发生于游离弧形的皮肤边缘(如耳廓)。痛风石另外的特征性症状是指(趾)关节白色或黄色的结节。皮肤尿酸盐沉积。圆形结石可通过变薄的皮肤看到,它们可能破溃。关节附近的痛风结节有成群发生或融合的趋势。痛风石在急性发作后产生,无痛。如果皮肤破溃,可释放出白色石灰样物质,镜检示束状针样物质的致癌混合物,鉴定为尿酸钠。
痛风目前没特效药,简单的止痛,不代表治好痛风,治疗痛风,在止痛同时,还要注意溶解尿酸结晶,降尿酸,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或者不复发。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痛风是一种终身的代谢性疾病,尚没有某种特效药能够彻底根治。
痛风是一种代谢疾病,主要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目前没有特效药治疗,也没有简单的方法能够治疗这种疾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否则容易痛风发作,则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等症状。
降尿酸药物与降糖、降压药物一样,一般都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一旦停药,可能会出现尿酸的上升,疾病的反复。当然如果有可能,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观察是否可以使用小剂量的药物控制尿酸在目标范围,以减少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成本。一般来说病程越长,体内痛风石越多,降尿酸持续时间可能越长。
目前未见一种既能消除红肿痛,又能降尿酸的药物组合物治疗痛风。
2、特别介绍几味药材:
2、1:黄荆根。
黄荆根,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根,具有解表,止咳,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感冒,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胃痛,痧气,腹痛。
科属分类:马鞭草科。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心经。
功能:解表;止咳;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感冒;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胃痛;痧气;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根皮用量酌减。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根。
采收储藏:2月或8月采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草木便方》:治心头风,牙疳。 《分类草药性》:治刀伤,止痛,并治愈症,盗汗。《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驱风。治惊痫,除风湿。《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头风,肢体诸风,顺气。
《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
黄荆的叶最常用,其实它全身都是宝,根、子、茎沥都是很实用且疗效好的药材。叶性凉、味辛、苦,用来解表杀虫,可治风寒感冒、发热头痛、痢疾、疟疾、血淋、水肿、黄疸、脚癣、中耳炎等病;果性温,味辛、苦,能顺气健胃,止咳喘,可治胃脘胀闷、寒喘、血吸虫病等症;根性平,味甘、苦,祛风止痛,可治风湿、惊痫、肝炎等病;取黄荆粗茎一段,以火烤中段,两端则留出荆汁,即为荆沥,荆沥性凉,味甘、微苦,清热,除烦,利痰,化痰功效比竹沥有过之而无不及,能食者用之,二沥佐以姜汁,治经络之痰最效,可治灼烂发热、小儿急惊风、精神分裂症、中风不语等病。
2、2:松节。
松节,性味:苦;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醋等。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炒研末调敷。阴虚血燥者慎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国荣,未经曹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6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