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5052.9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凤;吴圣进;吴小建;韦仕岩;王灿琴;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李秋琦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又名刺猬菌、花菜菌,是闻名中外的食药兼用真菌,由于其营养价值高,素有“山珍”的美誉。据《本草纲目》记载,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之功能。近期医学研究也证明,猴头菇含有多糖、寡糖、多肽、甾醇、菇类、酚类、腺苷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胆固醇、滋补、保肝、健胃、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养生保健作用。随着猴头菇的食、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猴头的市场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但由于各种栽培技术因素,近年来,猴头菇未见有较大规模的生产。
猴头菇菌丝细弱,抗杂菌、抗逆性较差,菌种质量及接种操作对猴头菇菌棒成功率、猴头菇的商品性影响很大。传统方法制作的猴头菇菌种,接种时受人为和菌袋挤压,容易造成菌丝损伤,影响菌丝恢复,降低菌种成活率。猴头菇菌丝生长慢,但菌龄时间短,通常菌丝未长满甚至刚长20d左右就会出菇,因此,传统方法制作的菌种会出现前端菌种老化出菇,而底部菌种不成熟的现象。由于猴头菇菌丝生长慢,菌棒必需多点接种。传统栽培猴头菇通常采用两头接种或打孔接种。两头接种时,要在袋口两端套无棉盖颈圈或两端扎绳子;打孔接种,一般需要3~4个人一起操作(打孔、接种、贴胶布封口、摆包),接种时消毒和操作必需严密,这两种方法,接种操作麻烦,速度慢,需劳动力较多。采用传统制种方法生产的猴头菇及接种方式,生产菌棒时,出现污染率高,劳动力成本高,加上出菇环境条件要求高,造成生物转化率低,降低了生产的经济效益,严重影响猴头菇的模化生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发明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旨在得到一种能够提高菌种质量,降低生产力需要、简化工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商品性的猴头菇栽培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制种培养料配方:取制种原料,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并调节混合后的原料水分为60~65%、pH=5.5~6.0,塑料钉与配好的原料充分混合,然后通过踩压将原料填入塑料钉中,将多余的原料筛出,装袋,灭菌,即得塑料钉培养基;
(2)菌钉种接种培养:灭菌后的塑料钉培养基在接种室冷却至28℃以下即可接种,接种量为菌种能铺满袋口料面为止,培养,待生长出来的菌丝完全吃透塑料钉中的原料时即得菌钉种;
(3)猴头菇栽培菌袋的制作与灭菌:取菌袋原料,按照常规的猴头菇栽培生产猴头菇菌袋,培养料装塑料袋,即得菌袋,装袋松紧度适宜,菌袋要及时灭菌;
(4)猴头菇菌棒的接种:灭菌后的菌袋冷却到28℃以下即可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接种时,将菌袋横放进行接种,接种时,用力将步骤(2)所得菌钉种按进菌袋中,直至菌钉种的钉帽紧贴袋壁,即得菌棒;
(5)猴头菇菌丝的培养:接完种后,菌棒就地摆放或放到其他培养室中培养;
(6)猴头菇菌棒的出菇管理:培养25天左右或者当少部分菌棒接种处出现猴头菇原基时,进行出菇管理,即可将菌棒搬到出菇棚(房)进行出菇;
(7)出菇期间环境条件调控:
湿度调控,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不能低于70%或高于95%,如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缓慢,颜色发黄,干缩;湿度长期高于95%,易滋生杂菌和病害,引起菇体发霉腐烂,喷水必须结合通风,使空气新鲜,子实体茁壮生长;
温度调控,出菇期间,出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5~22℃;
(8)采收:猴头菇的最佳采收期为子实体成熟中期,菌刺长度1.0cm左右,孢子还未散发,此时质地坚实、苦味少、品质高,采收方法:手握子实体根部,先扭动再轻轻拔出,也可用利刀割采。
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的塑料钉制种前用清水浸泡塑料钉0.5~1小时;所述的制种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为杂木屑76.9%、麦麸20%、磷酸二氢钾0.1%、黄沙糖1%、过磷酸钙1%、轻质碳酸钙1%。
优选的是,步骤(1)中用15cm×26~28cm×0.05cm菌种袋装袋,保持温度为126℃、压力为0.14Mpa高压灭菌2.5小时。
优选的是,步骤(2)中菌种培养温度25~28℃,空气湿度65%,室内空气保持新鲜,菌种经过30d培养,待生长出来的菌丝完全吃透塑料钉中的原料时即得菌钉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5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块菌接种菌丸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有机花菇的绿色环保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