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安全可靠的智能型手机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4987.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曹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微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安全 可靠 智能型 手机 无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安全可靠的智能型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主体、防护机构和两个支撑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单元和两个伸缩单元,伸缩单元包括气泵、气管、气缸、活塞、连杆和两个铰接单元,每个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驱动单元、支杆、支撑块、第二滑环、第二限位块和固定杆,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缓冲块、驱动轴、移动块和第一滑环,该充电安全可靠的智能型手机无线充电装置通过伸缩单元拉动连杆,使防护板转动并覆盖在手机上方,有效地保护了手机,使充电安全可靠,不仅如此,通过支撑单元使主体的位置升高,防止主体沾到工作桌面上的水流,引起内部电路短路和设备损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充电的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安全可靠的智能型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就是不用线的充电器,是指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限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在对手机进行充电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在一个无干扰的工作环境中,但是在实际充电过程中,人们通常将充电器放置在自己的工作桌面上进行充电,而在工作桌面上通常还有些水杯、饮料瓶等物件,当用户不慎打翻工作桌面上的水杯或饮料瓶后,水溶液通常会在桌面上流动并进入无线充电器的内部,造成无线充电器内部的电路短路,严重时还会损坏设备,从而无法保证充电器在人们的桌面上安全地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安全可靠的智能型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安全可靠的智能型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主体、防护机构和两个支撑机构,所述主体上设有凹口、控制按键和指示灯;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单元和两个伸缩单元,两个所述伸缩单元分别设置在凹口的两侧且与防护单元传动连接,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气泵、气管、气缸、活塞、连杆和两个铰接单元,所述气泵和气缸均固定在主体上,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气缸连通,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活塞的另一端通过其中一个铰接单元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通过另一个铰接单元与防护单元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侧,每个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驱动单元、支杆、支撑块、第二滑环、第二限位块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主体上,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在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滑环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支杆的一端与第二滑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支杆的另一端,
所述驱动单元与支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缓冲块、驱动轴、移动块和第一滑环,所述驱动电机和缓冲块均固定在主体上,所述驱动轴设置在驱动电机和缓冲块之间,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移动块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移动块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移动块内的内螺纹与驱动轴上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移动块与第一滑环铰接,所述第一滑环套设在支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在充电过程中固定手机位置,所述凹口的四角处均设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挡板、固定板和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板固定在主体上,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组件与挡板的两端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弹簧和档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档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档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板上。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档杆的移动方向,所述固定组件还还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固定在主体上且套设在档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连杆与活塞和防护单元的连接,所述铰接单元包括框架、滑杆和滑环,所述框架的截面形状为U形且开口指向滑环,所述滑环套设在滑杆上,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框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固定在连杆上,两个所述铰接单元中,其中一个铰接单元中的滑环与活塞固定连接,另一个铰接单元中的滑环设置在防护单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微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微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4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