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铜铅锌金属矿资源高效熔炼分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14739.0 | 申请日: | 2017-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崔志祥;王智;王延学;王海滨;孙云强;魏传兵;孙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方圆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2B13/02;C22B30/04;C22B30/06;C22B30/02;C22B19/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铜铅锌 金属 资源 高效 熔炼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冶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杂铜铅锌金属矿熔炼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铜的火法冶金就熔炼工序而言,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包括:闪速炉熔炼、诺兰达熔炼、奥斯麦特熔炼、艾萨熔炼、白银法熔炼、底吹熔炼以及传统的鼓风炉熔炼、电炉熔炼、反射炉熔炼等。这些熔炼过程中,复杂金属矿中的铜、铅、锌、砷、铋、锑等金属元素不易分离,造成后续工艺过程繁琐,投资大,并且熔炼炉大都采用直排放铜口,不能够做到熔融态铜锍的连续排放,放铜口的封堵需要泥炮机,增加了设备投资和工人的劳动强度。针对以上炉体结构的缺点,本发明在底吹熔炼炉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复杂铜铅锌金属矿资源高效熔炼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熔炼过程中铜、铅、锌、砷、铋、锑等金属元素难分离、铜锍不能连续排放及放铜锍口需要泥炮机封堵的缺点,提供一种复杂铜铅锌金属矿资源高效熔炼分离装置。
本发明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杂铜铅锌金属矿资源高效熔炼分离装置,炉体为可回转卧式炉,外壳为钢板,内衬为耐火材料,炉体上套设有齿圈和托圈,通过托圈将炉体支撑在基础上,电机带动齿圈驱动炉体沿中心轴转动,炉体侧端有凸出区域,炉腔内由铜锍熔炼分离区、渣熔炼分离区两部分组成;加料口、烟气口设在铜锍熔炼分离区上部,放铜锍口设在无凸出区域的端墙上,放渣口设在凸出区域的端墙上;铜锍熔炼分离区底部设有氧枪插孔,布置有1-25支氧枪,氧枪间距为0.5-1.3米;渣熔炼分离区侧部设有若干氧枪插孔,布置有1-5支氧枪,氧枪间距为0.5-1.3米。
所述凸出区域设在炉体的侧端面上沿,渣熔炼分离区设在凸出区域,凸出区域底部与炉体连接处通过“S”型曲面连接,凸出区域底部浸没在铜锍层中。
所述铜锍熔炼分离区底部设有氧枪,氧枪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a≤+45°,所述渣熔炼分离区侧部设有氧枪,氧枪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a≤45°。
所述的氧枪间距最佳为0.8米。
放铜锍口采用虹吸排放口结构。
加料口、放渣口、氧枪口、放铜锍口、烟气口等位置均设有铜水套。
在铜锍熔炼分离区,富氧空气通过氧枪高速射入炉腔,复杂多金属矿在氧化气氛中生成70%-76%的铜锍,挥发性有价元素铅、砷、铋、锑及少量锌挥发进入烟气;在渣熔炼分离区,天然气通过氧枪高速射入炉腔,在还原气氛中熔炼渣中的铜还原沉降,进入铜锍层,渣含铜≤1%,熔炼渣中的铅、砷、铋、锑、锌被还原挥发进入烟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可将复杂金属矿中的铜、铅、锌、砷、铋、锑等金属元素在熔炼过程中分离,熔融态铜锍连续排放性好,排放铜锍量可控,放铜口不需泥炮机封堵,投资少,工人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铜锍口,2为炉体,3为加料口,4为烟气口,5为放渣口,6为侧吹氧枪,7为底吹氧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复杂铜铅锌金属矿资源高效熔炼分离装置,炉体为可回转卧式炉,外壳为钢板,内衬为耐火材料,炉体上套设有齿圈和托圈,通过托圈将炉体支撑在基础上,电机带动齿圈驱动炉体沿中心轴转动,炉体侧端有凸出区域,炉腔内由铜锍熔炼分离区、渣熔炼分离区两部分组成;加料口、烟气口设在铜锍熔炼分离区上部,放铜锍口设在无凸出区域的端墙上,放渣口设在凸出区域的端墙上;铜锍熔炼分离区底部设有氧枪插孔,布置有1-25支氧枪,氧枪间距为0.5-1.3米;渣熔炼分离区侧部设有若干氧枪插孔,布置有1-5支氧枪,氧枪间距为0.5-1.3米。
所述凸出区域设在炉体的侧端面上沿,渣熔炼分离区设在凸出区域,凸出区域底部与炉体连接处通过“S”型曲面连接,凸出区域底部浸没在铜锍层中。
所述铜锍熔炼分离区底部设有氧枪,氧枪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a≤+45°,所述渣熔炼分离区侧部设有氧枪,氧枪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a≤45°。所述的氧枪间距最佳为0.8米。
放铜锍口采用虹吸排放口结构。加料口、放渣口、氧枪口、放铜锍口、烟气口等位置均设有铜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方圆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方圆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4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