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送餐机器人减震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4250.3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0 | 分类号: | B60G11/00;B62D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机器人 减震 底座 | ||
1.一种改进的送餐机器人减震底座,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的周边设有若干万向轮组件(2),底盘(1)的两侧成型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驱动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轮(3)的上部插接在圆弧形的防护罩(4)内,所述防护罩固定在底盘(1)的上端面上,防护罩(4)两侧的侧壁上成型有竖直的腰形通孔(41),所述腰形通孔内插接有水平的支轴(5),驱动轮(3)插套固定在所述支轴(5)上,支轴的两端露出防护罩(4)侧壁并铰接在第一轴承座(7)上,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两侧设有竖直的档杆(81),所述档杆固定在防护罩(4)上,档杆(81)的侧壁上成型有竖直的避让槽(811),第一轴承座(7)的侧壁上成型有移动块(71),所述移动块插接在所述避让槽(811)内,移动块(71)的上端面成型有导向杆(711),所述导向杆的上端插接在避让槽(811)的顶面壁上具有的竖直导向孔(812)内,导向杆(711)上插套有第一压簧(91),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避让槽(811)的顶面壁上和移动块(71)的上端面上,档杆(81)的顶端固定有顶杆(82),所述顶杆的下端面上成型有环形的插接槽(821),第一轴承座(7)的上端面上成型有环状的插接块(72),所述插接块插接在所述插接槽(821)中,被插接槽围绕的顶杆(82)下端面上固定有第二压簧(92),所述第二压簧的下端抵靠在被插接块(72)围绕的第一轴承座(7)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送餐机器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两侧的支轴(5)通过中间的连接轴(51)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轴的中部外壁上成型有花键部(52),所述花键部上插套有具有内花键孔的从动齿轮(53),所述从动齿轮的两侧铰接有两个第二轴承座(6)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底盘(1)上,从动齿轮(53)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底盘(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送餐机器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凹槽(31),所述凹槽绕驱动轮(3)的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送餐机器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的圆弧半径大于驱动轮(3)的半径,防护罩(4)上的腰型通孔(41)的宽度大于支轴(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送餐机器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组件(2)至少设有三组,万向轮组件(2)的底端和驱动轮(3)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送餐机器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711)的顶端设有缓冲橡胶垫(7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送餐机器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82)的一侧壁固定在防护罩(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42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幕墙
- 下一篇:一种大截面横向装饰条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