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鲳鱼网箱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3893.6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10/37;A23K20/105;A23K10/16;A23K10/26;A23K10/18;A23K20/174;A23K20/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6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鲳鱼 网箱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银鲳鱼网箱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银鲳鱼,原产于亚马逊河。又名银盘鲳、银盘鱼。体形和习性 体形和食人鲳相似。长20厘米左右。全身银白色,发情期下鄂至腹部、臀部及臀鳍前几根鳍条,均为红色。银鲳性情温和,不袭击它鱼,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喜微酸性软水,生活条件不苛刻。杂食性,爱吃水草,是养水箱中不宜植草否则会被其吃光。也食动物性饵料。爱成群结队游泳,体格强健,容易饲养。体形和食人鲳相似。长20厘米左右。全身银白色,发情期下颚至腹部、臀部及臀鳍前几根鳍条,均为红色。银鲳性情温和,不袭击它鱼,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喜微酸性软水,生活条件不苛刻。杂食性,爱吃水草,是养水箱中不宜植草否则会被其吃光。也食动物性饵料。爱成群结队游泳,体格强健,容易饲养。银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6公斤-10公斤。银鲳鱼肉细嫩、味鲜美,是名贵的食用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自然海区中银鲳生长迅速,当年就可达到商品规格, 作为养殖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但其产量不大,所以可以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来拟补市场的空缺,从而为养殖户创造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网箱养鱼技术发展较为迅捷,养殖品种向多样化发展,包括池塘可养的种类(鲫、鳊、鲤)、引进种(虹鳟、罗非鱼、斑点叉尾鮰)、肉食性鱼类(鲈鱼、鳜等)的驯化投馆养殖等,尤其在推广了小体积网箱养鱼后,试养新品种增多,资金少的个体渔民参与网箱养殖的增多。我国网箱养殖在世界水产养殖方面都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近海网箱养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银鲳鱼养殖方法,但目前的养殖技术仍然有待改善。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3444609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斑点鳟网箱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网箱的制作和使用、养殖区环境的要求、养殖密度、饲料及投喂和日常管理,对斑点鳟采用周期性饥饿投喂法,如连续投喂7天后停食一天的方法,提高了食物的转化率和斑点鳟的产量,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的方法,显著提高了斑点鳟肉色,但该投喂方式不适合银鲳鱼的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活率高、养殖周期短、产品品质佳、养殖成本低的一种银鲳鱼网箱养殖方法。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银鲳鱼网箱养殖方法,包括养殖海域选择、网箱选择、鱼苗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具体为:
养殖海域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渔业二级水质标准的清澈水质,风浪最大浪高≤5m,最大流速≤1m/s, 海水流速0.3-0.8m/s 的海区,水温8-21℃,盐度0-33,该选择的海域可以为银鲳鱼提供良好的水质和生长环境,提高银鲳鱼的成活率,且能使得养殖的银鲳鱼品质更加接近野生鱼,提高营养价值,增强肉质的口感;
网箱选择:采用HDPE材料制成深水网箱,网箱直径25-35m,深度为6-10m,每3-5个网箱并为一组,距离岸边600-900米,沿潮水流动方向纵向排列设置,使得每组网箱之间形成水流通道,该网箱的材质和排列设置,使得其抗流及抗风浪能力强,能够避免因水流不畅而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鱼死亡,适合大规模离岸养殖,当遇到台风时,对鱼苗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减少网箱对鱼苗的冲击及刮伤,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减少经济损失;
鱼苗放养:放养标准为:鱼种为20-35克/尾,放养密度为5-8尾/m3 ,鱼体重至60-70g 时进行分鱼,放养密度为4-7尾/m3,该放养标准可增加苗种的成活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未经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