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球藻 (CHLORELLA LEWINII)藻株和其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13098.7 申请日: 2017-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8977362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1
发明(设计)人: 刘意如;俞铭诚;董志宏;林志强;简美枝;黄英娥;朱燕华;廖丽玲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12 分类号: C12N1/12;C12P7/64;C12R1/89
代理公司: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代理人: 李秀春
地址: 中国台湾***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绿球藻 藻株 二氧化碳固定 生质燃料 食用油脂 合成 申请 应用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绿球藻(Chlorella lewinii)藻株和其用途。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新颖的经分离绿球藻(Chlorella lewinii)藻株和其在食用油脂与生质燃料合成和二氧化碳固定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新颖绿球藻(Chlorella lewinii)的分离藻株,所述的分离藻株可产生高量适合用作食用油和生质柴油的三酸甘油酯和脂肪酸,且具有高效的固碳作用,故所述的分离株可做为生产健康油脂和生质柴油的原料,亦可应用于二氧化碳的减量。

背景技术

微藻这类细小的生物通常生活在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生长形式包括单独生长、链状或是团状生长(Thurman HV,Burton EA.Introductory oceanography:Prentice HallNew Jersey;1997)。微藻生物多样性复杂,估计微藻大约有20-80万种,其中已发现并记录的仅有5万种(Borowitzka MA.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microalgae:ponds,tanks,tubes and fermenter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999;70:313),微藻几乎是为一个几乎未积极开发的资源。

脂质为微藻的次级代谢产物,具保持细胞膜通透性和因应环境变化作为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功能。微藻生产的油脂量与组成会随周遭环境产生变化(Borowitzka MA.(1999)和Thompson PA,Harrison PJ,Whyte JN.Influence of irradiance on the fattyacid composition of phytoplanktonl.Journal of Phycology 1990;26:278)。因此随着培养环境的条件包括光强度、生长阶段、光周期、温度、盐度、CO2浓度、氮和磷浓度等,油脂的含量、组成和各种脂肪酸比例亦会随的改变(Dunstan G,Volkman J,Barrett S,GarlandC.Changes in the lipid composition and maximisation of the polyunsaturatedfatty acid content of three microalgae grown in mass culture.Journal ofApplied Phycology 1993;5:71和Wu H,Volponi JV,Oliver AE,Parikh AN,Simmons BA,Singh S.In vivo lipidomics using single-cell Raman spectroscopy.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1;108:3809)。微藻富含三酸甘油脂、双酸甘油脂、磷脂和醣脂、碳氢化合物和其他脂类,含油总量可占干重的1至90%,取决于藻种和培养条件(Spolaore P,Joannis-Cassan C,Duran E,Isambert A.Commercial applicationsof microalgae.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06;101:87和ChistiY.Biodiesel from microalgae.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7;25:294)。

微藻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之一,相较于其他油脂植物像是棕梠、油菜、大豆和甘蔗作为生物燃料生产者时,其操作性更高,在短时间内生产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氢和生物质的产量更大。又微藻可使用非耕地、苦咸水和民生废水等进行生产,减少使用农耕土地与淡水资源,进而减少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竞争。因此各国已投入微藻和其衍生物包括生物燃料、化学品和高价商品的商业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