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辅助提取高程控制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3046.X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7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程春泉;左志权;黄国满;张继贤;张力;文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G01S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08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激光 测高 数据 辅助 提取 高程 控制 方法 | ||
一种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辅助提取高程控制点方法,其特点是以实测波形与模拟观测波形作为数据处理对象,通过条带组整体匹配和各波形独立匹配分别实现光斑与DSM平面位置的配准、DSM光斑区高程误差计算,进而实现高程控制点提取和其他应用。包括:对高分立体遥感影像或InSAR进行预处理,实现定向参数初步精化并生成DSM;对实测激光测高数据进行分组和几何定位,并利用光斑周边DSM数据模拟生成激光测高波形数据;实测波形组与模拟波形组整体匹配实现光斑与DSM平面位置配准;组内各对应波形分别匹配实现DSM光斑区高程系统差提取和高程控制点提取;DSM高程精化、激光测高仪标定、影像定位等应用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遥感影像摄影测量、数据匹配和配准、多源遥感数据联合处理等领域,重点涉及激光测高数据与DSM、影像数据的空间匹配和配准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雷达测高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该技术的发展则相对滞后,目前世界上已相继实施了10余项卫星测高计划。2003年美国发射的激光测高卫星ICESat-1上搭载了地球科学测高传感器GLAS,其轨道高度590km,计划于2017年发射的ICESat-2星上搭载一个先进地形激光测高仪ATLAS,采用的微脉冲多波束(3×2结构的6束激光)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技术克服GLAS-1快速能量消耗问题,足印大小为10m,测高精度10cm,而计划于2020年发射的LIST通过阵列探测器以5m分辨率和10cm精度扫描地球,其采用的技术表明未来的激光测高系统将向着高重复、多波束、扫描式、单光子模式发展。目前我国载有测高传感器的卫星有HY-2A和资源三号,计划于2018年发射的高分7号激光测高仪专门为光学影像立体制图而研制。国内外代表性的激光测高卫星见表1。
卫星激光测高初期任务以获取海面形状、研究大洋环流和其它海洋学参数为目的。卫星测高数据的应用也逐步从一个个点的变化,逐步扩展到整个面上的变化监测的研究,在海洋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卫星测高所获取的观测量作为边界条件建立海洋动力模型,计算出海洋的深度,从而绘制出海底的地形、地貌。激光测高雷达目标几何定位一般使用严密模型,通过卫星的轨道姿态信息确定的激光波束的空间向量进行构建。卫星测高精度的提高主要依靠高度计传感器的改进和波形重构等数据处理算法的改进。激光测高仪系统的接收信号脉冲可以看作是发射脉冲卷积目标响应函数,地表反射率的变化,会引起回波脉冲能量的强度、峰值发生变化,光斑区地物目标成份、地形差异,会影响其回波波形地表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激光脉冲飞行时间的变化,从而导致回波脉冲的波形发生裂变或展宽,波形与地物地貌特征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表1代表性的激光测高卫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