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温α-淀粉酶及其基因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12132.9 申请日: 2017-06-02
公开(公告)号: CN107083375B 公开(公告)日: 2020-01-21
发明(设计)人: 吴培均;李富伟;张士彬;罗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科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9/28 分类号: C12N9/28;C12N15/56;C12N15/75;C12N1/21;C12R1/125
代理公司: 11472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琳琳;武玥
地址: 100086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温 淀粉酶 淀粉酶基因 重组菌株 构建 基因工程技术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工程领域 氨基酸序列 发酵条件 高效表达 碱基序列 重组载体 重组质粒 野生菌 酶活 应用 基因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温α‑淀粉酶及其基因和应用。本发明的中温α‑淀粉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中温α‑淀粉酶基因,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中温α‑淀粉酶基因的重组载体,以及包含所述中温α‑淀粉酶基因的重组菌株。本发明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中温α‑淀粉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实现了中温α‑淀粉酶的高效表达。构建的中温α‑淀粉酶重组菌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很高的产中温α‑淀粉酶的能力,在同等发酵条件下,较野生菌酶活提高了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基因的克隆和重组DNA技术,尤其是一种中温α-淀粉酶及其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α-淀粉酶是一种能水解淀粉的内切酶,为糖苷水解酶类的第13家族。其能水解淀粉内部的α-1,4糖苷键,产生还原糖、低聚糖、麦芽糖和糊精等。α-淀粉酶来源广泛,微生物发酵,动、植物提取均可获得。目前工业上α-淀粉酶的大规模生产主要以微生物发酵进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米曲霉菌、黑曲霉菌等均可用来生产α-淀粉酶。α-淀粉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应用十分广泛,例如食品,发酵,纺织,造纸业,制药业以及化学药品工业等,甚至在临床、医学、分析化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用于工业生产α-淀粉酶的菌株长期以来都是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的高产菌株。我国对于α-淀粉酶生产菌株的选育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从1965年开始就应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F7658生产α-淀粉酶。高定华等利用x射线、γ射线以及激光等诱变BF7658,使酶活提高到500-600U/ml[高定华:食品与发酵工业.1986];邬显章等利用硫酸二乙酯、5-氟尿嘧啶和亚硝基胍等诱变BF7658变异株,获得产酶达477U/ml的高产菌株[邬显章:生物工程学报.1985]。而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基因工程来获得α-淀粉酶的高产菌株。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用于α-淀粉酶生产的基因工程菌相关研究进展迅速。相较于国外,虽然我国酶制剂工业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中温α-淀粉酶是一种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α-淀粉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70℃。目前中温α-淀粉酶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但是现有中温α-淀粉酶生产菌株的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亟待研发出中温α-淀粉酶的高效表达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温α-淀粉酶及其基因、工程菌(重组菌株)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温α-淀粉酶的基因工程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上述中温α-淀粉酶及基因工程菌的应用。

本发明从解淀粉芽孢杆菌CRVAB100(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中温α-淀粉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温α-淀粉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的中温α-淀粉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pH稳定性。其最适温度为60℃,在50-70℃之间剩余酶活达到80%以上,甚至在80℃保温1h后仍有60%的剩余酶活;其最适pH值为6.0,在pH值5.0-6.5时,相对酶活达到将近80%。

本发明提供了编码上述中温α-淀粉酶。具体地,该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本发明通过PCR的方法分离克隆了所述中温α-淀粉酶的编码基因,DNA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中温α-淀粉酶的编码基因全长1452bp。将中温α-淀粉酶的编码基因经序列比对后发现与GENBANK ACCESSION Number为AM409180的α-淀粉酶基因相似度达99%,为一新的中温α-淀粉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2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