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胶体金淬灭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1662.1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生威;张燕;王俊平;王硕;刘冰;李诗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志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9 | 代理人: | 陈松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玉米 赤霉烯酮 胶体 金淬灭 量子 免疫 层析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谷物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胶体金淬灭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主要是由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玉米赤霉等菌种产生的酚的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性激素作用,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影响家禽和家畜的雌激素水平,造成家畜生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生殖器肿胀[6]、充血,死胎和流产,精神萎顿,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问题,同时还对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肝和肺都会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目前,对动物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尚无特效药治疗,而一般动物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直接原因是饲料中有霉变的特别是由赤霉污染的玉米、小麦、大豆等。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健康必须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的测定方法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监控。
基于玉米赤霉烯酮的理化性质,目前检测ZEN的方法主要包括色谱分析方法和免疫分析方法。其中色谱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高效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免疫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ic,IC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等。仪器检测方法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等优点。但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昂贵的仪器及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样品处理步骤繁锁,需要衍生,回收率低等,所以不适合广泛的推广使用。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主要由Ⅱ~Ⅵ族或者Ⅲ~Ⅴ族元素组成,如碲化镉(CdTe)、硒化镉(CdSe)等。与传统荧光材料相比,QDs的优点有:具有量子效应和良好的发光性;具有较宽的激发波长和较窄的发射波长;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荧光寿命较长。
量子点荧光淬灭免疫层系试纸条是基于荧光供体(量子点)与荧光受体(胶体金)的能量共振转移(FRET)实现的。即当荧光供体(量子点)的发射光谱与荧光受体(胶体金)的吸收光谱有一定重叠,当这两个荧光基团间的距离合适时(一般小于),就可观察到荧光能量由供体向受体转移的现象。量子点荧光淬灭免疫层析技术是在免疫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荧光量子点作荧光供体与包被抗原混合,固定于NC膜上,胶体金作荧光受体与抗体结合,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时,胶体金就标记于待测抗原上,在紫外灯的照射下与量子点发生能量共振转移。其中,质控线(C线)颜色的有无决定着试纸条的有效性,而检测线(T线)的有无则表示着目标物的有无。该技术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容易判定、安全无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检测谷物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胶体金淬灭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胶体金淬灭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和PVC背板,在PVC背板上按顺序依次粘附有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包被有玉米赤霉烯酮抗原和量子点-鸡卵白蛋白结合物构成的检测线4和量子点-鸡卵白蛋白结合物构成的质控线5,两条线间隔距离为5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胶体金淬灭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玉米赤霉烯酮腹水的纯化
本实验所用玉米赤霉烯酮腹水由实验室自制,采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腹水中的抗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取1mL腹水,加入2mL醋酸盐缓冲溶液(0.06mol/L,pH 4.0),混匀后用1mol/L NaOH溶液调pH至4.8。
2)在搅拌的状态下缓慢加入33μL正辛酸,放置于4℃下静置2h。
3)4℃下,15000rpm离心30min,弃掉沉淀,收集上清液。
4)向上清液中加入约为上清液体积1/10的PBS溶液(0.1mol/L PBS,pH 7.4),用1mol/L NaOH溶液调pH至7.4。
5)在冰浴状态下向溶液中缓慢加入硫酸铵,每毫升溶液加入0.277g,加完后搅拌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1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