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11633.5 | 申请日: | 2017-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5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宫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企盟中科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35/04;A01P2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49 | 代理人: | 柴越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昆虫 繁殖 不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棉铃虫属于夜蛾科铃夜蛾属钻蛀性害虫,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为害棉花时,主要以幼虫蛀食棉花的蕾、花、铃。蕾被蛀食后苞叶张开发黄,2-3d后脱落;花的柱头和花药被害后,不能授粉结铃;青铃被蛀成空洞后,常诱发病菌侵染,造成烂铃,幼虫也食害棉花嫩尖和嫩叶,形成孔洞和缺刻,造成无头棉,影响棉花的正常发育。棉铃虫除了影响棉花之前,还会影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番茄等主要农作物。
关于棉铃虫的防治,传统方法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常用药物有杜邦康宽,富戈等药剂。杜邦康宽有效成分是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剂原理是阻止害虫体内钙离子吸收,加快昆虫钙释放,让昆虫无法运动,无法取食后饿死,但作用来的慢,因其有内吸传导作用,药效持久可达30天。但是,任何化学制剂的使用对土壤及环境均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成简单,配方新颖的用于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该不育剂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棉酚1~20份,氨基寡糖素0.5~10份,性诱剂0.1~5份,丙酮0.1~5份,蒸馏水1500-5000份。
优选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棉酚3~16份,氨基寡糖素1~8份,性诱剂0.5~4份,丙酮0.5~4份,蒸馏水2000-4000份。
优选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棉酚5~12份,氨基寡糖素3~6份,性诱剂1~3份,丙酮1~3份,蒸馏水3000-3500份。
优选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棉酚1份,氨基寡糖素0.5份,性诱剂0.1份,丙酮0.1份,蒸馏水2500份。
一种制备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不育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比称取棉酚、氨基寡糖素、性诱剂、丙酮和蒸馏水,备用;
S2:将氨基寡糖素和性诱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备用;
S3:用丙酮溶解棉酚,得到棉酚溶解液,备用;
S4:将S2步的混合物与S3步的棉酚溶解液混合,然后再倒入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搅拌液;
S5:将S4步的搅拌液进行分装、灭菌,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育剂能有效减少棉铃虫的落卵量,有效减少幼虫数量,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另外,本发明不育剂还能有效防治蚜虫,螨类的繁殖。本发明不育剂组成简单、配方新颖,具有成本低廉、防治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棉酚1g,氨基寡糖素0.5g,性诱剂0.1g,丙酮0.1g,蒸馏水1500g。
实施例2:
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棉酚20g,氨基寡糖素10g,性诱剂5g,丙酮5g,蒸馏水5000g。
实施例3:
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棉酚3g,氨基寡糖素1g,性诱剂0.5g,丙酮0.5g,蒸馏水2000g。
实施例4:
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棉酚16g,氨基寡糖素8g,性诱剂4g,丙酮4g,蒸馏水4000g。
实施例5:
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棉酚5g,氨基寡糖素3g,性诱剂1g,丙酮1g,蒸馏水3000g。
实施例6:
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棉酚12g,氨基寡糖素6g,性诱剂3g,丙酮3g,蒸馏水3500g。
实施例7:
一种抑制昆虫繁殖的不育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棉酚5g,氨基寡糖素1g,性诱剂0.1g,丙酮0.1g,蒸馏水2500g。
实施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企盟中科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企盟中科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1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