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差动电容式力矩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9974.9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莫超亮;潘海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安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10 | 分类号: | G01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动 电容 力矩 传感器 | ||
1.一种双差动电容式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传感器外圈(1)、若干变形梁(2)、传感器内圈(3)、电容动电极部分(4)、过载保护部分(5)、基板(6)和电容静电极部分(7);所述电容动电极部分(4)至少包括第一动电极(4-1)、第二动电极(4-2)、第三动电极(4-3)、第四动电极(4-4);所述电容静电极部分(7)至少包括第一静电极(7-1)、第二静电极(7-2)、第三静电极(7-3)、第四静电极(7-4);所述电容动电极部分(4)和所述电容静电极部分(7)构成双差动式垂直电极型电容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差动电容式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差动式垂直电极型电容器(13)是指:所述第一动电极(4-1)垂直于第一静电极(7-1),且两电极间存在一定间隙,构成具有电容边缘效应的第一电容器(13-1);所述第二动电极(4-2)垂直于第二静电极(7-2),且两电极间存在一定间隙,构成具有电容边缘效应的第二电容器(13-1);所述第三动电极(4-3)垂直于第三静电极(7-3),且两电极间存在一定间隙,构成具有电容边缘效应的第三电容器(13-3);所述第四动电极(4-4)垂直于第四静电极(7-4),且两电极间存在一定间隙,构成具有电容边缘效应的第四电容器(13-4);所述第一电容器(13-1)与第三电容器(13-3)关于x轴对称分布,构成差动结构一;所述第二电容器(13-2)与第四电容器(13-4)关于y轴对称分布,构成差动结构二;差动结构一与差动结构二之间呈正交分布,构成双差动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差动电容式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结构一是指:当所述第一电容器(13-1)电极极距改变Δh时,其电容量为C1,则所述第三电容器(13-3)电极极距改变-Δh,其电容量为C3,以(C1-C3)的差值作为力矩检测的输入信号端1;所述差动结构二是指:当所述第二电容器(13-2)电极极距改变Δh时,其电容量为C2,则所述第四电容器(13-4)电极极距改变-Δh,其电容量为C4,以(C2-C4)的差值作为力矩检测的输入信号端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差动电容式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部分(5)至少包括过载保护梁(14)、过载保护块(15);所述过载保护梁(14)为固连于传感器内圈(3)外缘的悬臂梁,梁上设有凸块和螺纹孔(16),凸块作为电容第二动电极(4-2)和第四动电极(4-4)使用;所述过载保护块(15)为L型结构,其通过螺纹孔(16)固定于过载保护梁(14)末端两侧,且所述过载保护块(15)与所述传感器外圈(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过载保护部分(5)起到过载保护和充当电容动电极的双重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差动电容式力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6)上开设有环型槽(11)和矩形槽(12),同时分布着电容静电极部分(7)和传感器所用感应元件及检测电路,所述环型槽(11)用于将基板(6)固定在传感器外圈(1)上,所述矩形槽(12)处用于放置电容动电极部分(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安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安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99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