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机农艺一体式甘蓝制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9584.1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天然;徐菊敏;杜英;武志芳;高颖;赵静;郭建云;樊艳燕;韩丽红;路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双环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1/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机 农艺 体式 甘蓝 制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甘蓝制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蓝是我国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随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了菜农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甘蓝种植过程中,都是通过种植甘蓝种子的方式播种,因此在甘蓝种子的培育过程中,需要保证甘蓝种子的质量。甘蓝种子的制备需要经过育苗、秧苗移栽、越冬管理、种株翌春定植、异花授粉、收获豆荚、脱粒等一系列工序后获得。然而,传统的甘蓝制种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例如:育苗过程中存在授粉率低、并且易发生病虫害,根系整齐度低、移栽返苗慢等问题,且甘蓝秧上的豆荚成熟后还存在不易收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甘蓝制种的收获率低下。另外,目前甘蓝制种为保证为甘蓝苗提供所需的营养、温度、水分以及光照等环境条件,整个制种过程都在大棚内进行,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甘蓝制种方法,能够在提高甘蓝制种效率以及甘蓝种子收获率的基础上,实现甘蓝制种的集约化大规模生产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繁育父母本;
2)穴盘播种;
3)水培育苗;
4)秧苗移栽;
5)大田喷灌;
6)露地越冬;
7)昆虫受精;
8)割到后熟;
9)捡拾、脱粒及装袋。
上述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步骤1)所述人工繁育父母本的具体方法为:
11)在华北地区,7月下旬到9月上旬选择土质肥沃地块育苗,待幼苗有2-3片真叶时分苗;
12)待幼苗有7-8片真叶时进行定植;
13)幼苗成长为包球的过程中,在苗期莲座期特别是包心期严格去杂去劣;
14)在11月中旬到12月上中旬从大田中收获种株后直接定植;
15)待种株开花前2-4天中,将花蕾轻轻剥开,取同系当天开放的新鲜花粉,涂抹其柱头上;
16)待荚果黄熟时采收,获得原种。
上述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步骤2)所述穴盘播种的具体方法为:
21)采用穴盘播种机在育苗盘的底部放置一层底层基质,在底层基质上压坑,然后在底层基质的坑中放置原种;
22)再在原种上覆盖蛭石;
23)向育苗盘淋水,待上层蛭石完全浸湿时,在蛭石层上覆盖吸水纸;
24)当育苗盘上的出苗率达到70%时,撤除吸水纸;
25)在苗期7-10片真叶之间,向育苗盘的幼苗喷水1-2次。
上述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步骤3)所述水培育苗的具体方法为:
31)搭建育苗池,育苗池的四周采用搭接式管件装配而成,在育苗池内底部撒施适量辛硫酸颗粒剂;
32)铺膜,在育苗池池底上和池壁周边铺设防水透气膜形成盛放营养液以及育苗盘的坑池;
33)在坑池内灌注营养液,营养液组分中含有甘蓝育种所需的氮磷钾成分;
34)将装有基质和原种的育苗盘放入育苗池内进行育苗。
上述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步骤4)所述秧苗移栽的具体方法为:当育苗盘中的幼苗长到7~8片真叶时,采用秧苗移栽机将育苗盘中的秧苗移栽到大田,定植密度为3400~3600株/亩。
上述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步骤6)所述露地越冬的具体方法为:在温度达到0℃时,采用覆膜机以及三行式覆土机对幼苗进行覆盖;在温度达到15摄氏度时,撤掉塑料膜,对长成的种株进行低温锻炼。
上述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步骤7)所述昆虫受精的具体方法为:在种株初花期4月20日左右,在田间放飞蜜蜂,每亩1箱,用于为甘蓝授粉。
上述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步骤8)所述割到后熟的具体方法为:待田间种荚80%变黄时使用田间管理机进行割倒,晾晒3天。
上述农机农艺一体化甘蓝制种方法,步骤9)所述捡拾、脱粒及装袋的具体方法为:待豆荚内的种子变成褐色时,采用捡拾脱粒联合机将成熟割倒在地的种株收集起来,进行脱粒,脱粒后采用甘蓝种子净选机进行净选,净选完成后按重量要求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双环种业有限公司,未经邢台双环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9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分枝油菜新材料的选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赤霉病抗性小麦育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