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型汽车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7662.4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孙智恩;张亮;戴超;李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E05F15/689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汽车 车门 | ||
一种安全型汽车车门,包括车门外板、车门内板、车窗玻璃、窗框加强横梁、防撞梁总成组件及车窗玻璃安全升降组件;车窗玻璃通过车窗玻璃安全升降组件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窗框加强横梁和防撞梁总成组件均设置在车门内板上,在车门外板的内侧加装有碳纤维‑泡沫铝‑碳纤维复合夹心板,碳纤维‑泡沫铝‑碳纤维复合夹心板位于车门外板与防撞梁总成组件之间;车窗玻璃安全升降组件包括车窗玻璃托架、主动臂、从动臂、弧形齿条、螺杆、驱动电机、伸缩式调整臂、车窗玻璃防陡降机构及车窗玻璃紧急开启机构。本发明具有防护范围大、缓冲性能好及防撞性能优良的特点,可防止车窗玻璃的陡然下降,并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在车内开启车窗玻璃,避免延误逃生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型汽车车门。
背景技术
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侧面碰撞事故的发生率占比很高,由于车门内部没有足够大的缓冲空间,因此采取防护措施相对困难,同时导致侧面碰撞事故中的伤亡人数也比较多。
目前,所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是在车门内加装防撞梁,用以提高车门的防撞性能,而目前的一些车门防撞梁存在侧面碰撞峰值力高以及防护范围较小的缺陷。
再有,通常情况下,车门内的车窗玻璃升降机构会设置防夹功能,即在车窗玻璃上升过程中,一旦有异物阻挡了车窗玻璃的上升,或是受到较大的垂直向外力时(即平行于车窗玻璃升降方向的外力),车窗玻璃会立即停止上升,并有一定程度下降,甚至下降到最底部。这就导致一旦遇到危险情况,需要紧急关闭车窗时,而此时的防夹功能却被迫启动,车窗玻璃不但无法紧急关闭,反而会下降甚至全开,这就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出现。
另外,在极其特殊的危险情况下,例如汽车坠入水中时,需要紧急打开车窗进行逃生,而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措施能够在车内快速打开车窗玻璃,导致延误逃生时间,并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型汽车车门,具有防护范围大、缓冲性能好及防撞性能优良的特点,可以有效防止车窗玻璃的陡然下降,并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在车内开启车窗玻璃,有效避免延误逃生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汽车车门,包括车门外板、车门内板、车窗玻璃及窗框加强横梁,其特点是:还包括防撞梁总成组件及车窗玻璃安全升降组件;所述车窗玻璃通过车窗玻璃安全升降组件设置在车门内板上,且车窗玻璃安全升降组件位于车门内板与防撞梁总成组件之间;所述窗框加强横梁和防撞梁总成组件均设置在车门内板上,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加装有碳纤维-泡沫铝-碳纤维复合夹心板,且碳纤维-泡沫铝-碳纤维复合夹心板位于车门外板与防撞梁总成组件之间。
所述防撞梁总成组件包括主防撞梁、第一副防撞梁及第二副防撞梁,所述主防撞梁倾斜设置,主防撞梁两端与车门内板以搭接方式焊接固连;所述第一副防撞梁位于主防撞梁下方,第一副防撞梁上端与主防撞梁以搭接方式焊接固连,第一副防撞梁下端与车门内板以搭接方式焊接固连;所述第二副防撞梁位于主防撞梁上方,第二副防撞梁左端与主防撞梁以搭接方式焊接固连,第二副防撞梁右端与车门内板以搭接方式焊接固连。
在所述主防撞梁上表面设置有端盖,在端盖与主防撞梁之间设置有泡沫铝缓冲层;在所述端盖宽度方向上的边沿处设置有若干弧形缺口,端盖的边沿与主防撞梁搭接焊接在一起,并在弧形缺口处形成弧形焊缝;在所述端盖的长度方向上,端盖的两端与主防撞梁铆接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7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豪华客车驾驶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应急通道的客车乘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