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6559.8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汪爱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吉兴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27/06;C08L77/00;C08L23/28;C08K13/06;C08K9/06;C08K3/34;C08K9/04;C08K7/14;C08K3/36;B29B7/00;B29B9/06;B29C45/77;B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蓄电池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料:按300~400份ABS树脂,150~200份PVC树脂,100~150份聚酰胺,80~100份表面改性滑石粉,30~50份改性玻璃纤维,15~20份CPE抗冲击改性剂,10~1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0份润滑剂,10~15份稳定剂的重量份配比计量各组分,待用;
(2)混料造粒:将各组分混合后投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密炼温度为150~200℃,密炼时间至少30min,密炼后的物料冷却后,粉碎,再进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物料颗粒,待用,熔融挤出温度为230~250℃;
(3)注塑充模:将物料颗粒置于乙醇中清洗,烘干后加入料筒中热熔后经喷嘴注入模具中,料筒温度为260~280℃,注塑压力为4~6MPa,充模时间为2~4s,模具温度为60~80℃;
(4)保压:注塑后对模具进行保压,保压压力为3~5MPa,保压时间为40~60s;
(5)定型脱模:将模具温度冷却至室温后脱模,即得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表面改性滑石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高速混合机中加入滑石粉预热至80~90℃后,保持温度并在800~1000r/min条件下混合分散30~40min,以雾状在滑石粉表面均匀喷上表面处理剂并在1000~1200r/min条件下继续搅拌至少30min,所述表面处理剂由乙醇与偶联剂KH-550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为滑石粉质量的0.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5~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玻璃纤维置于丙酮中充分分散,再经过滤、烘干后置于改性液中浸泡至少10min,过滤后烘干,即得改性玻璃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7%E51型环氧树脂,1~2%聚酯树脂,0.3~0.5%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0.1~0.2%季铵盐,0.5~1%偶联剂KH-550,余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得:以去离子水作为分散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球磨至充分分散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偶联剂KH-550中,于80~90℃温度下分散即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二氧化硅与偶联剂KH-550的摩尔比为1:1~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长度为1~3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和/或聚乙烯蜡。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吉兴塑业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吉兴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5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