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轻金属熔炼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6456.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闯;铁生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9/04 | 分类号: | F27B19/04;F24S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树志 |
地址: | 810016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炼炉 熔化炉 轻金属 太阳能集热装置 熔炼炉 太阳能 传热介质导管 不锈钢导管 化石能源 生产过程 太阳辐射 冶金行业 贯通 消耗 缓解 污染 | ||
本发明专利涉及冶金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轻金属熔炼炉。一种太阳能轻金属熔炼炉,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熔化炉及精炼炉;熔化炉置于精炼炉上方,熔化炉和精炼炉之间由不锈钢导管贯通;熔化炉通过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与太阳能集热装置连接;精炼炉通过精炼炉传热介质导管与太阳能集热装置连接。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电能或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省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太阳辐射强度不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可使生产过程连续不间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冶金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轻金属熔炼炉。
背景技术
轻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等多种特殊性能,是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科技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但目前轻金属的冶炼方法如电解法、热还原法、加热法等均存在能耗大、成本高,而且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轻金属熔炼炉。
一种太阳能轻金属熔炼炉,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1-1、熔化炉1-2及精炼炉1-3;熔化炉1-2置于精炼炉1-3上方,熔化炉1-2和精炼炉1-3之间由不锈钢导管17贯通;熔化炉1-2通过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10与太阳能集热装置1-1连接;精炼炉1-3通过精炼炉传热介质导管29与太阳能集热装置1-1连接。
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1-1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传热介质2、电磁泵3和传热介质导管4、传热介质输出管一4-1、传热介质输出管二4-2、传热介质回收管一4-3和传热介质回收管二4-4;电磁泵3的一端通过传热介质导管4与太阳能集热器1连接,另一端连接传热介质输出管一4-1和传热介质输出管二4-2;其中,所述太阳太阳能集热器1内传热介质2为液态合金。
所述熔化炉1-2包括熔化炉外壁5、熔化炉底部6、熔化炉顶盖7及熔化炉不锈钢坩埚15;不锈钢容器8内封装有无机盐相变储热材料一9,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10螺旋排布不锈钢容器8内并贯穿无机盐相变储热材料一9,用以向无机盐相变储热材料一9提供热量;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10的一端为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进管口11,另一端为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出管口12;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进管口11和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出管口12密合穿过不锈钢容器8和熔化炉外壁5,并延伸至所述熔化炉1-2体外,并保持不锈钢容器8的密封性;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进管口11上设有热电偶一13,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出管口12上设有热电偶二14,用以监测传热介质的温度,并以此判定是否需要开启备用热源;熔化炉1-2内设有熔化炉不锈钢坩埚15,内壁涂有致密防护涂料,防止铁元素融入合金,熔化炉不锈钢坩埚15外围螺旋盘绕有加热电阻丝一16,当太阳被遮挡或者相变材料所提供的温度不足时,作为后备热源使炉膛内的温度稳定,保证生产过程的持续;熔化炉不锈钢坩埚15底部中心有不锈钢导管17竖直向下并延伸至精炼炉1-3内部,且在不锈钢导管17内外壁涂有致密的防护涂料;不锈钢导管17延伸出熔化炉不锈钢坩埚15底面的部分管口封闭,防止固体金属上的螺丝等铁制品在合金熔化过程中通过导管落入下方的精炼炉中,侧面开有多个导管孔18,熔化之后的液态金属通过导管流入精炼炉中的坩埚中;热电偶三19及导气管一20贯穿熔化炉顶盖7的一侧;盖顶7上设有熔化炉顶盖拉环21,其中,热电偶三19用以监测合金是否达到熔化温度,导气管一20用以保证液态轻金属流走之后炉膛内的气压平衡,熔化炉顶盖拉环21方便揭开熔化炉顶盖7。
其中,所述熔化炉外壁5、熔化炉底部6、熔化炉顶盖7均填充有隔热材料。
其中,所述熔化炉的隔热材料可为耐火砖、耐火棉等材料,最外层为一定厚度的不锈钢材料固定炉体外形结构。
其中,所述的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进管口11连接与传热介质输出管一4-1连接,熔化炉传热介质导管出管口12通过传热介质回收管一4-3和与太阳能集热器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