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6161.4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峰;王海生;刘英明;丁小梁;许睿;王鹏鹏;刘伟;顾品超;秦云科;郭玉珍;卢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电路 及其 驱动 方法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像素电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识别人体指纹信息。本发明的指纹识别像素电路包括复位单元、指纹感测单元、信号获取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复位单元分别与读取节点、复位端口以及第一端口连接,用于对读取节点的电位进行复位;指纹感测单元与读取节点连接,用于获取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转换为检测信号输出至读取节点;信号获取单元分别与读取节点、驱动单元以及电源端口连接,用于将读取节点的信号输出至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分别与读取端口、信号获取单元、输出端口以及第二端口连接,用于在指纹识别阶段将信号获取单元输出的信号通过读取端口输出,在显示阶段将读取端口的信号输出至输出端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指纹是人体与生俱来、独一无二且可与他人相区别的特征。它是由指端皮肤表面上的一系列脊和谷组成的,这些脊和谷的组成细节通常包括脊的分叉、脊的末端、拱形、帐篷式的拱形、左旋、右旋、螺旋或双旋等,决定了每个指纹团的唯一性。由之发展起来的指纹识别技术是较早被作为个人身份验证的技术,根据指纹采集、输入的方式不同,目前广泛应用并被熟知的有:光学成像、热敏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识别人体指纹信息的指纹识别像素电路。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纹识别像素电路,包括复位单元、指纹感测单元、信号获取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复位单元分别与读取节点、复位端口以及第一端口连接,用于对读取节点的电位进行复位;
所述指纹感测单元与读取节点连接,用于利用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并将所述指纹信息转换为检测信号输出至读取节点;
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分别与读取节点、驱动单元以及电源端口连接,用于将读取节点的信号输出至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读取端口、信号获取单元、输出端口以及第二端口连接,用于在指纹识别阶段将信号获取单元输出的信号通过读取端口输出,在显示阶段将读取端口的信号输出至输出端口。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读取端口,第二极连接信号获取单元和输出端口,控制极连接第二端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驱动单元,第二极连接电源端口,控制极连接读取节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晶体管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复位端口,第二极连接读取节点,控制极连接第一端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晶体管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指纹感测单元包括发射结构和接收结构,其中,所述发射结构用于产生超声波信号;
所述接收结构用于接收手指所反射的超声波信号,并将所述超声波信号转化成检测信号输出至读取节点。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如上述的指纹识别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指纹识别阶段和显示阶段,其中,
所述指纹识别阶段包括:
第一复位阶段:向第一端口输入工作电平,向第二端口输入关断电平,向复位端口输入复位电平,复位单元对读取节点的电位进行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1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模块指示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触控面板的指纹识别方法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