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网中设备检测时间异常的识别和真实时差估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05357.1 | 申请日: | 201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龙;史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11401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巴晓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网 设备 检测 时间 异常 识别 真实 时差 估算 方法 | ||
1.一种路网中设备检测时间异常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路网中固定采集设备,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信息采集:车辆通过各监测点时,监测点的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监测设备物理位置、车辆标识信息、车辆通过的时刻;
信息处理:计算在[t1,t2]时间段内先后通过A、B两监测点所有车辆在AB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t2大于t1;
其中,A为路网中任一监测点,B为路网中与A相邻的一个监测点;
历史信息统计:根据历史记录数据计算所有车辆在[t1,t2]时段内先后通过A、B两监测点在AB路段的最高速度vmax和最低速度vmin;
判断识别:若在[vmin,vmax]内,则结果正常;否则,平均行驶速度为异常数据;在AB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为异常数据时,若在同一时段内通过C、A两监测点间所有车辆行驶平均速度也出现异常,则判定A监测点设备存在时间信息异常,导致A监测点参与计算的路段均出现速度偏离正常速度区间的状况;
其中,C为路网中与A相邻的另一个监测点;
报警:对异常监测点设备进行报警提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车辆平均行驶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
Vi为车辆i在A、B两监测点间的速度,Lab为根据监测设备物理位置计算得到的A、B两监测点间距离;ta为车辆i通过A监测点的时刻;tb为车辆i通过B监测点的时刻,ta,tb∈[t1,t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A监测点相邻的监测点的查找方法具体为:
车辆信息统计:根据历史数据将每个车辆的过车记录按时间顺序进行合并,得到多组包括车辆标识、前监测点、前通过时刻、后监测点、后通过时刻的车辆通行数据;前通过时刻为通过前监测点的时刻,后通过时刻为通过后监测点的时刻;
数据滤除:过滤掉后通过时刻-前通过时刻的差值大于0.5h或差值为负的车辆通行数据,计算M1=f(x1,x2);
X1,X2为路网中任意两个检测点;
M1表示先后通过前监测点X1和后监测点X2的车辆的个数;
对不同(前监测点、后监测点)的M1排序;
取M1最大的N对(前监测点、后监测点);
其中A为前监测点或后监测点时所有(前监测点、后监测点)中出现车辆次数最多的前N对,得到A监测点相邻的N个监测点;
N的取值结合路网中各监测点可存在的相邻监测点的最大值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记录为历史3-12个月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t2小于t1+0.5h。
6.如权利要求3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路网中道路为十字路,N取4。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采集设备为基于磁频、波频或视频的监测器。
8.一种路网中设备检测时间异常的真实时差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算方法为:
监测点提取:根据历史数据将每个车辆的过车记录进行合并,得到多组包括车辆标识、前监测点、前通过时刻、X监测点、X通过时刻、后监测点、后通过时刻的数据;其中前通过时刻<X通过时刻<后通过时刻;计算M2=f(x1,X,x2);
X1,X2为路网中任意两个检测点;X为设备检测时间异常监测点;
M2表示先后通过前监测点X1、X监测点和后监测点X2的车辆的个数;
对不同(前监测点、X监测点、后监测点)的M2排序;
取M2最大的(前监测点、X监测点、后监测点);
数据修复:计算先后通过Y、Z监测点的所有车辆在YZ路段平均行驶速度V′,以V′作为车辆从Y至X,和X至Z的估算结果,对之前由异常设备导致计算出的错误数据进行修复;
其中,Y为监测点提取取得的前监测点、Z为监测点提取取得的后监测点,
其中,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识别方法识别设备检测时间异常监测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53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码门锁
- 下一篇:电子密码锁(M‑1603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