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煤气除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4777.8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运;陈辉;孙健;梁海龙;武建龙;王伟;姜文豪;贾国利;贾军民;崔化师;赵京雁;李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2 | 分类号: | C21B7/22;C21B5/06;C10K1/22;C10K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煤气 煤气管道 粉末喷枪 喷咀 除酸装置 喷吹罐 喷管 供气源 流化 高炉煤气余压 透平发电装置 高盐废水 煤气用户 酸性气体 喷吹 喷粉 节电 气管 发电量 煤气 腐蚀 节水 贯穿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煤气除酸装置,包括:粉末喷枪、喷吹罐及供气源;粉末喷枪与煤气管道连接;粉末喷枪包括:贯穿煤气管道的喷管及设置在喷管上的喷咀;喷咀位于煤气管道内部;喷吹罐通过喷粉管道与粉末喷枪固定连接;喷吹罐设置有流化喷咀;供气源通过气管与流化喷咀连接,用于输送喷吹载体。该高炉煤气除酸装置能将高炉煤气中的氯、硫等酸性气体大部分吸收,能节水节电并减少高盐废水的产生,减轻高炉煤气对煤气管道和下游煤气用户设施的腐蚀,保障煤气热值和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的发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煤气除酸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具有除尘效率高、节水、节电等优点,并保留了高炉煤气所具有的压力能和热能,提高了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的发电量,逐渐被新建和改扩建高炉采用。近年来由于高炉大量使用低品质矿、进口矿石喷洒海水降尘和烧结矿中喷吹CaCl2提高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致使煤气中氯、硫等酸性气体含量大幅度增加,而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由于不能将煤气中的酸性气体除掉,致使下游用户的管道设施腐蚀严重,尤其是TRT透平机组的二级叶片积盐严重,经常引起发电机组剧烈振动,不仅增加了设备维护工作量,而且还经常需要停机处理,浪费了大量的高炉煤气余压能。
高炉煤气中含有氯,煤气中的饱和水蒸汽随着煤气温度的降低而逐渐析出,其中的氯易溶于水中,因此煤气冷凝水中的氯含量较高,其溶液呈较强的酸性,对煤气管道和用户设备造成了严重腐蚀。另外,由于氯腐蚀部位一般集中在煤气管道的下部、管道焊缝、管道补偿器、管道排水器等部位,其腐蚀速度快,严重破坏了高炉煤气管网的安全运行。为解决高炉煤气中氯对煤气管道和用户设施的腐蚀,生产厂家通常采取高炉煤气管道内部喷涂防氯腐蚀的涂料以及管道补偿器选用抗氯腐蚀的材料,但由于防腐涂料易脱落以及改造管道补偿器的成本较高,实际生产中收效不理想。
现有技术采用高炉煤气喷碱方法脱除煤气中的大部分氯和硫化物,减轻煤气管道的腐蚀,但由于大量喷碱和喷水循环洗涤,不但消耗大量水资源、增加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还使煤气温度大幅度降低,一方面减少了TRT发电量和降低了煤气热值,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高盐、高氯废水需要处理,致使干法除尘的节水、节能等环保优势几乎全部失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除酸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大量喷碱和喷水循环洗涤脱除煤气中的大部分氯和硫化物,消耗大量水资源、增加了整个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高炉煤气中的氯、硫等酸性气体大部分吸收,具有节水节电并减少高盐废水产生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炉煤气除酸装置,设置在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中,所述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包括:高炉、重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干法除尘器、高炉煤气余压透发电机组及储灰仓;所述高炉、所述重力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及所述干法除尘器依次通过煤气管道连接;所述储灰仓与所述干法除尘器的出灰口连接;所述高炉煤气余压透发电机组通过净煤气管道与所述干法除尘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高炉煤气除酸装置包括:
粉末喷枪,与所述煤气管道连接;所述粉末喷枪包括:贯穿所述煤气管道的喷管及设置在所述喷管上的喷咀;所述喷咀位于所述煤气管道内部;
喷吹罐,通过喷粉管道与所述粉末喷枪固定连接;所述喷吹罐设置有流化喷咀;
供气源,通过气管与所述流化喷咀连接,用于输送喷吹载体;
所述喷吹载体通过所述流化喷咀进入所述喷吹罐,使所述喷吹罐内的石灰粉末流化。
作为优选,所述喷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喷粉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喷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喷粉管道与所述喷吹罐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喷管设置有一组或多组所述喷咀;
每一组所述喷咀包括沿所述喷管轴线等间距布置的多个所述喷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豆制品压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从电镀废水中吸附和回收金属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