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膜组件及其构成的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04465.7 | 申请日: | 201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3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吴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08 | 分类号: | B01D63/08;B01D6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擎智秉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膜 组件 及其 构成 过滤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膜组件,包括膜元件,包括膜元件,所述膜元件为由多孔金属膜构成的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还包括覆盖于膜元件外部的湍流格网结构。除此之外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过滤膜组件构成的过滤器。多孔金属膜具备在与其他膜同等过滤精度下更低的过滤阻力,更大的过滤通量;液体流过湍流格网结构时会产生强烈的漩涡,能对膜表面形成持续有效的冲刷,剥离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同时,多孔金属膜可在过滤液体的扰动下产生振动,可减少污染物附着的厚度,具备自清洁功能,由此大大改善了过滤膜组件的过滤效果,降低了过滤器的过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膜组件及其构成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膜组件多为平板式结构或管式结构,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膜组件由于自身结构的局限性,在使用时存在运行压力大、产量低、需要的流体通道大、冲刷流量大、泵的耗能较高,由此导致过滤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过滤效果不理想,由其构成的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膜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膜组件过滤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过滤膜组件,包括膜元件,包括膜元件,所述膜元件为由多孔金属膜构成的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还包括覆盖于膜元件外部的湍流格网结构。多孔金属膜具备在与其他膜同等过滤精度下更低的过滤阻力,更大的过滤通量;液体通过本发明中的膜元件时,由于湍流格网结构的特殊网孔结构设计,液体流过湍流格网时会产生强烈的湍流漩涡,能对膜表面形成持续有效的冲刷,剥离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同时,多孔金属膜可在过滤液体的扰动下产生振动,可减少污染物附着的厚度,具备自清洁功能。由此能够达到理想的过滤效果。湍流格网结构的网孔的开孔方向与膜元件表面液体流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膜元件,所述膜元件为中空板状结构,相邻膜元件通过湍流格网结构连为整体。中空板状结构的流道更小,流道面积减少,需要的冲刷流量也相应减少。因此,能在更低的膜面冲刷速度下运行,减少泵的流量输出,效降低运行费用。相邻膜元件之间设置湍流格网结构,使得液体通过本发明中的中空板状结构时,由于膜元件之间的湍流格网结构的特殊设计,使得膜元件之间的流道面积减少,液体冲刷流量进一步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板状结构的前后两面为多孔金属膜片、一侧面为开口、另一侧面以及上下面均为封闭面。由此使得液体只能通过前后两面的多孔金属膜片进入膜元件并过滤,过滤后的液体从一侧面流出,由此提高了液体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湍流格网结构包括设置于多孔金属膜片外侧的格网以及设置于格网两侧的密封面。由此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格网一端进入膜元件之间的液体经过多孔金属膜过滤之后直接进入到膜元件内部,未穿过多孔金属膜的液体从湍流格网结构另一端排出,提高了液体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格网为蜂窝状格网。格网在此结构设计下能够实现上述流道面积减少,冲刷流量减少,剥离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附着的厚度,具备自清洁功能等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板状结构内部设有流通格网结构。由此,当过滤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膜元件内部进行反洗,反洗过程中通入的反洗液也能够在流通格网结构的作用下产生湍流旋涡由内向外穿过多孔金属膜,能够持续冲刷中空板状结构的内膜表面,实现对中空板状结构的有效清洁。流通格网结构的网孔的开孔方向与膜元件表面液体流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金属膜是由固溶体合金、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单质或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单质为基体相的金属多孔材料所构成的薄片。上述多孔金属膜具备在与其他膜同等过滤精度下更低的过滤阻力,更大的过滤通量等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