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流程控制动态显示及智能更改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4127.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2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江春波;周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和益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江律师事务所 11537 | 代理人: | 朱红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程 控制 动态 显示 智能 更改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流程控制动态显示及智能更改系统与方法,其中,更改系统由下位机和上位机组成;下位机包括流程管理模块、流程模块、定时管理模块;上位机包括动态显示模块、智能更改模块。本系统的使用方法为:流程管理模块确定多流程执行业务,实现并行执行效果;流程模块在执行完当前的小任务后,设置下一步的步骤和步长;定时管理模块遍历所有使能流程,执行流程步长消耗计算;动态显示模块将下位机中所有流程的步骤、步长在上位机中动态显示出来;智能修改模块通过手动输入的状态数据或按规划的顺序进行相应修改。本发明可实现多流程并发执行,并以动态显示的方式展示给用户,特别是在必要时可以智能更改流程,达到新的执行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与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流程控制动态显示及智能更改系统与方法,属于计算机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单片机系统均为单流程执行,即所有的指令顺序执行,必要时采取硬件中断模式。这是因为大多数多流程系统的流程控制都回避了流程动态显示问题,提供的都是基于表格信息,只能支持一般顺序、简单分支和合并流程的能力。虽然部分多流程系统可以更改流程状态,或者提供演示性的动态流程展示,但也仅限于启动、暂停、结束流程等简单命令,不能对任意流程内部的状态和流程执行结果进行更改,这样随着产品的更新与发展,就必须通过修改软件或硬件的方式解决,无形中增加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流程控制动态显示及智能更改系统与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流程控制动态显示及智能更改系统,由用于处理流程管理、信息采集、流程控制的下位机和用于生成智能修改指令的上位机组成;上位机为具有友好用户界面的计算机系统;
下位机包括流程管理模块、流程模块、定时管理模块;流程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时分复用算法,确定多流程执行业务,实现并行执行效果;流程模块为具有不同的流程名称的多个功能模块,流程模块中设置有流程标识、流程使能、流程名称、流程状态信息;定时管理模块用于遍历所有使能流程,执行流程步长消耗计算;
上位机包括动态显示模块、智能更改模块;动态显示模块用于将流程模块实时上报给上位机的流程状态信息,以动态显示的形式在上位机中显示出来;智能更改模块用于手动输入流程标识、流程使能、流程名称、流程状态信息,或者按规划的顺序进行相应修改,然后以指令的形式下发到下位机。
其中,流程状态信息包括流程步骤、流程步长。
一种多流程控制动态显示及智能更改方法,其整体步骤如下:
步骤Ⅰ、流程管理模块对流程模块的信息进行调取,再根据时分复用算法进行多流程遍历;若流程为使能状态且步长为0,则回调流程函数,执行当前步骤任务,然后标识下一步骤和步长;若流程为使能状态且步长为0的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无法满足的,则跳过该流程;
步骤Ⅱ、流程模块在执行完当前的小任务后,设置下一步的步骤和步长,并将具体执行内容实时上报给上位机,便于上位机展示出友好界面;
步骤Ⅲ、定时管理模块遍历所有使能流程,执行流程步长消耗计算,对当前步骤步长不为0的流程作计时减1处理;
步骤Ⅳ、动态显示模块接收来自于下位机的所有流程的步骤、步长,再以预定义的方式在上位机中动态显示出来;
步骤Ⅴ、根据下位机采集的数据信息以及流程状态信息,上位机通过智能更改模块确定流程的使能状态和运行状态;其中,智能修改模块通过手动输入流程标识、流程使能、流程状态信息,或者按规划的顺序进行相应修改,然后以指令的形式下发到下位机。
本发明可实现多流程并发执行,并以动态显示的方式展示给用户,便于用户更直观的了解当前的业务流程,特别是在必要时可以智能更改流程,无需修改或升级下位机程序即可达到新的执行结果,具有适用范围广、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和益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和益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统计事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