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4085.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1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冰;冯为;徐大成;李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N25/20;G01N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于宝庆;崔香丹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散热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涡轴发动机的进气装置散热性能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设置进气装置于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系统;开启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系统的滑油系统;按测试方案调节滑油进油温度至相应温度;按测试方案调节滑油进口流量至相应流量;开启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系统的风机组;调节进气装置的主气流流量稳定,并调节温度;按测试方案调节清除流管道的阀门的开度使清除流流量和中心流流量至相应状态;在相应状态下稳定一段时间,采集滑油进出口温度、压力及空气进出口温度和压力的测试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轴发动机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涡轴发动机进气装置散热性能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整体式粒子分离器是涡轴发动机所特有的进气装置,其流道分中心流和清除流。其主要功能是进气并清除进入发动机进气道的外物(砂尘、树叶、草、飞鸟等),以防止外物进入发动机压气机内部磨损机件或者影响发动机稳定工作,它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合适的流道型面或叶栅建立惯性力场来达到分离外物的目的。
发动机滑油箱和粒子分离器的清除气流通道的主机匣为一体化设计,除砂尘分离的功能外,它还承担气流通道防冰、供回油、滑油储存、回油散热等功能,其内部结构非常复杂。
由于正常使用时,气流通道容易结冰,使得叶型理论流道改变,影响进气装置性能,因此清除气流通道的主机匣引入了热滑油通过内腔流路进行叶片和流道防冰,将进气散热和滑油润滑系统散热要求设计为一体。
主机匣由外腔、内腔、清除叶片组成,其中大部分空腔为发动机的滑油箱,小部分空腔和清除叶片及内腔相连,形成一个回转流动的滑油流路,热滑油在清除叶片中回转流动,既起到叶片防冰的作用,又冷却了滑油。
基于上述功能和要求,设计一种测试方案,了解进气装置清除气流与主机匣滑油箱散热性能、中心流与散热性能、不同滑油进油温度与散热性能的关系以及进气装置主机匣滑油箱自身散热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通过该项测试可验证和分析进气装置主机匣油箱内腔和油路铸造毛坯结构、制造质量是否符合图样要求,各条进出口油路是否畅通和工作正常,以保证滑油箱和发动机安全可靠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
一种用于测试涡轴发动机的进气装置散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应用一种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一滑油系统、一数据采集系统、一清除流空气系统、一中心流空气系统、一风机组及一测试平台;所述滑油系统用于涡轴发动机滑油箱供油和压力调节,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测试过程中的滑油温度、压力的监控,所述清除流空气系统用于提供清除流流量,所述中心流空气系统用于提供稳定的中心流流量,所述测试平台用于所述进气装置的安装支承;所述滑油系统通过滑油管路连接所述进气装置的滑油箱;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所述滑油系统和所述进气装置;所述清除流空气系统和所述中心流空气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进气装置的清除流流道和中心流流道,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进气装置于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系统;
b.开启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系统的滑油系统;
c.按测试方案调节滑油进油温度至相应温度;
d.按测试方案调节滑油进口流量至相应流量;
e.开启进气装置散热性能测试系统的风机组;
f.调节进气装置的主气流流量至稳定状态,并调节温度;
g.按测试方案调节清除流管道的阀门的开度使清除流流量和中心流流量至相应状态;
h.在相应状态下稳定一段时间,采集滑油进出口温度、压力及空气进出口温度和压力的测试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实验室在线微波消解仪
- 下一篇:一株发光细菌及其在百菌清残留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