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3692.8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7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燕;曹红霞;尚婷;强娟;高飞;刘鹏;武渝;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细 恢复 岩溶 地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地貌恢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古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层序地层单元结构类型、叠加样式由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古地貌对层序的形成与发育以及储层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地貌的恢复可以有助于识别储层发育与分布特点、判断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布以及构造演化特征等。不同的地貌单元,古水动力条件不同,进而决定者岩溶发育的差异性及后期充填程度。目前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主要有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回剥填平补齐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着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古地貌的恢复工作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方法,该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古风化壳上覆地层中寻找一个比较准确的代表古海平面的地层沉积界面;
S2:通过该沉积界面与风化壳间的地层厚度来求取风化壳上的地形的相对高低;
S3: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步骤S2中地形的相对高低进行分析,了解古构造格局以及地区的剥蚀程度;
S4:根据钻井、测井、露头、基本图件以及区域沉积相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多视角成像,构建地震剖面图;
S5:对地震剖面图上的地震剖面特征进行解析,以侵蚀地面上出露地层层位及下伏地层的厚度和上覆地层的厚度比为依据,对岩溶古地貌进行修复。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该地层界面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必须是全区范围内分布的等时界面,能够满足代表当时的海平面;
②该地层界面距离风化壳越近越好,其风化壳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以及古地貌相对起伏的变化越小,则该地层界面与风化壳之间的地层厚度越能反应风化壳当时的地形起伏变化;
③该地层界面需为一个强波阻抗界面,使得该地层沉积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容易识别和对比。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通过沉积相及对古环境分析,研究沉积地层的发育特点和沉积时空配置特征,定性展示古地貌的时空格局。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基本图件包括沉积前古地质图、地层等厚图和岩相古地理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岩溶古地貌的修复形象、直观并且逼真,成本低,易于实现,古地貌的修复工作比较完整,同时考虑了地貌的后期构造影响,修复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方法,该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古风化壳上覆地层中寻找一个比较准确的代表古海平面的地层沉积界面,该地层界面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必须是全区范围内分布的等时界面,能够满足代表当时的海平面;
②该地层界面距离风化壳越近越好,其风化壳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以及古地貌相对起伏的变化越小,则该地层界面与风化壳之间的地层厚度越能反应风化壳当时的地形起伏变化;
③该地层界面需为一个强波阻抗界面,使得该地层沉积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容易识别和对比;
S2:通过该沉积界面与风化壳间的地层厚度来求取风化壳上的地形的相对高低;
S3: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步骤S2中地形的相对高低进行分析,了解古构造格局以及地区的剥蚀程度,通过沉积相及对古环境分析,研究沉积地层的发育特点和沉积时空配置特征,定性展示古地貌的时空格局;
S4:根据钻井、测井、露头、基本图件以及区域沉积相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多视角成像,构建地震剖面图,基本图件包括沉积前古地质图、地层等厚图和岩相古地理图;
S5:对地震剖面图上的地震剖面特征进行解析,以侵蚀地面上出露地层层位及下伏地层的厚度和上覆地层的厚度比为依据,对岩溶古地貌进行修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翻斗称重式雨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