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波测井数据校正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3493.7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波测井 数据 校正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声波测井数据校正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井眼的测井数据;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井眼的畸变位置;确定所述畸变位置处井眼的畸变等级;基于所述畸变等级,对所述畸变位置对应的声波时差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井眼的声波时差曲线。可以提高声波测井数据校正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井数据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声波测井数据校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测井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探测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广泛。测井数据属于二维连续数据,分辨率在十到几十厘米级。测井资料既包含与岩石物理参数直接相关的数据,例如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等,也包含与地震测量相同的一些数据,比如声波时差和密度,这二者的乘积就是地震通常获取的波阻抗。因此,测井成为了一条用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的必经通道。
声波测井测量的是声波在井壁上传播的时间,对井筒形状非常敏感,虽然每种仪器都有对应的环境校正程序,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井筒环境对测量的影响,特别实在井壁变形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声波曲线完全不可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对声波时差曲线进行校正。
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基于密度曲线,采用Gardner或Faust公式重构一条声波时差曲线,以用于校正声波时差曲线。由于密度测井的横向探测深度只有40厘米左右,同样存在受井眼形状的影响的问题,因此Gardner公式的重构效果不理想。Faust公式是根据500多口井的资料统计得出砂泥岩的纵波速度与深度和电阻率关系的经验式,其表征了在深度约束条件下地层电阻率和声波时差之间的统计关系,以用于根据电阻率和深度来重构声波时差曲线。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现在石油天然气勘探的目标大多转向地层岩性油藏和致密砂岩甚至是页岩油气藏,对精细地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子波估算和岩石物理参数求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非简单的时-深关系建立。因此,现有的声波测井数据校正方法的精度还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波测井数据校正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声波测井数据校正的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声波测井数据校正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声波测井数据校正方法,包括:
获取井眼的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井眼的畸变位置;
确定所述畸变位置处井眼的畸变等级;
基于所述畸变等级,对所述畸变位置对应的声波时差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井眼的声波时差曲线。
优选方案中,所述测井数据包括: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地层电阻率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和井径曲线。
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井眼的畸变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井眼各位置处的标准声波时差上限阈值和标准密度下限阈值;
根据所述井眼各位置处的标准声波时差上限阈值和标准密度下限阈值确定所述井眼的畸变位置。
优选方案中,所述畸变位置满足下述条件:畸变位置处测井数据中声波时差曲线的值大于标准声波时差上限阈值;且,畸变位置处测井数据中密度曲线的值小于标准密度下限阈值。
优选方案中,确定所述畸变位置处的畸变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畸变位置处的井径和预设标准井径,确定所述畸变位置处的扩径指数;
根据所述扩径指数确定所述畸变位置处的畸变等级;其中,扩径指数小于0.10的畸变位置处的畸变等级为一级畸变,或者,扩径指数范围为0.10-0.15的畸变位置处的畸变等级为二级畸变,或者,扩径指数大于0.15的畸变位置处的畸变等级为三级畸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