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现实交互体验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3401.5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晏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极化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现实 交互 体验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交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现实交互体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实境(英语: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简称虚拟技术,也称虚拟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身历其境,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用户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三维世界视频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感应、显示及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
现有常用的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只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体验,为了能够体验大于现实空间的内容,角色在虚拟场景中的位移通常由电脑自动完成,即与用户的实际位移并不相关,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牺牲掉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虚拟世界探索方法,解决用户体验更大的虚拟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交互体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现实空间位置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障碍物方位信息;根据现实空间位置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转向;当判断为是时,对虚拟场景中视野外的参照物划分类群,获取不同参照物类群的大小信息、方位信息、距离信息;对所述大小信息、方位信息、距离信息分别赋予分值,并加权计算,选取计算得分最高的参照物作为最佳参照物并进行方位角变换;对最佳参照物外的其他参照物类群,均根据加权赋值得分与最佳参照物赋值得分的比例进行方位角变换;方位角变换方向为障碍物方位信息的对向。
优选地,包括如下步骤,对大小信息分值、方位信息分值、距离信息分值加权的权重分别为0.2、0.2、0.6。
优选地,所述方位角变换公式为:
方位角变换=(参照物类群加权得分/最佳参照物加权得分)*10.25°
一种虚拟现实交互体验装置,包括如下模块,获取模块、判断模块、类群信息模块、赋值计算模块、方位角变换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现实空间位置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障碍物方位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现实空间位置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转向;
所述类群信息模块用于在判断为是时对虚拟场景中视野外的参照物划分类群,获取不同参照物类群的大小信息、方位信息、距离信息;
所述赋值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大小信息、方位信息、距离信息分别赋予分值,并加权计算;
所述方位角变换模块用于选取计算得分最高的参照物作为最佳参照物并进行方位角变换;对最佳参照物外的其他参照物类群,均根据加权赋值得分与最佳参照物赋值得分的比例进行方位角变换;方位角变换方向为障碍物方位信息的对向。
优选地,所述赋值计算模块对大小信息分值、方位信息分值、距离信息分值加权的权重分别为0.2、0.2、0.6。
优选地,所述方位角变换公式为:
方位角变换=(参照物类群加权得分/最佳参照物加权得分)*10.25°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虚拟场景中视野外的参照物进行方位角的变换,能够引导用户在调整视野之后变化自身的朝向,从而达到避开障碍物的效果,对于视野外的参照物还根据不同参数属性进行了适应优化,重复应用本发明方法用户也不会感到不适、眩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视野判断的虚拟世界探索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用户行走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简化虚拟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视野变换的最佳参照物选取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虚拟现实交互体验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视野判断的虚拟世界探索装置模块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视野变换的最佳参照物选取装置模块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虚拟现实交互体验装置模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
600、物体划分模块;
602、坐标调整模块;
604、障碍物检测模块;
606、判断模块;
608、参数确定模块;
700、类群划分模块;
702、类群信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极化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极化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
- 下一篇:一种纤维布代替箍筋的海砂混凝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