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距光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03327.7 | 申请日: | 201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石荣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5/163 | 分类号: | G02B15/163;G02B17/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龙丹丹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距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焦距光学系统。变焦距光学系统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前固定组、三棱镜、变倍组、补偿组、物镜组以及像面,变焦距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度固定;前固定组包括第一透镜;变倍组包括第二透镜;补偿组包括沿光路方向设置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物镜组包括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均为玻璃透镜。本发明能够适应小型化、微型化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且成像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焦距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如手机、相机等小型化的发展,其上的成像设备的小型化也成为一种趋势。现有的变焦距光学系统通过变倍组和补偿组进行焦距切换,以实现清晰成像。然而,这种变焦距光学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且整体长度较长,无法满足小型化、微型化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焦距光学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焦距光学系统,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前固定组、三棱镜、变倍组、补偿组、物镜组以及像面,所述变焦距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度固定不变;
所述前固定组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前凸后凹透镜;
所述三棱镜用于实现光路转折;所述变倍组与所述补偿组沿所述光路方向能够在所述三棱镜与所述物镜组之间移动,以实现焦距连续切换;
所述变倍组包括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
所述补偿组包括沿光路方向设置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
所述物镜组能够沿所述光路方向相对于所述像面移动,以用于不同距离场景的对焦,所述物镜组包括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均为玻璃透镜。
优选地,所述变焦距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7.5mm≤D1≤12.5mm;
其中,D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三棱镜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端的轴上距离。
优选地,所述变焦距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D1/∑Ti1.1;
∑Ti=T1+T5+T8+T10+T12;
其中,
D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三棱镜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端的轴上距离;
∑Ti为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之和;
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
T5为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
T8为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
T10为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
T1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
优选地,所述变焦距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1.55≤n1≤1.65;
1.75≤nTP≤1.85;
1.55≤n2≤1.61;
1.7≤n3≤1.75;
1.53≤n4≤1.63;
1.55≤n5≤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光圈镜头
- 下一篇:变焦透镜和包括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