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杠锥面进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2878.1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武良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24 | 分类号: | B23Q15/24;B23Q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面 进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工装夹具领域,是一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用于加工孔尤其是两个以上的台阶孔时,精确控制进刀量及加工孔的深度,以保证台阶孔的加工精度尤其是台阶孔的同轴度。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孔尤其是加工两个以上的台阶孔时,往往需要多次装夹、对刀,对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及工人劳动强度提出较高要求,尤其是不适宜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孔尤其是两个以上的台阶孔时,精确控制进刀量及加工孔的深度,以保证台阶孔的加工精度尤其是台阶孔的同轴度的丝杠锥面进刀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包括刀杆、中间联接体 、丝杠、进刀调节盘和刀具;所述刀杆的左端为与机床连接的连接部分,右端设置有进刀限位法兰,在刀杆的右端面径向分布设置有刀具导槽;所述中空的中间联接体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与中间联接体内设置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丝杠左端为圆锥;刀杆与中间联接体活动连接,丝杠移动设置在中间联接体内,转动设置在中间联接体右端的进刀调节盘与丝杠连接,刀具移动设置在刀具导槽内并移动设置在丝杠圆锥面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只需要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台阶孔加工;精确控制进刀量及加工孔的深度;保证台阶孔的加工精度尤其是台阶孔的同轴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作为对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的改进,丝杠左端的圆锥锥度为30°;在进刀调节盘上沿外周设置刻度线,在中间联接体上设置基准线。
这些改进,使丝杠锥面进刀装置在使用时,调节进刀量改进方便、直观,降低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
作为对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中间联接体上左端面设置与刀具导槽相对应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扭簧;在刀具上设置与扭簧相对应的凹槽;扭簧的上自由端在中间联接体上的凹槽内,扭簧的下自由端与刀具上的凹槽靠近丝杠圆锥的一侧弹性接触。
这样,使得刀具在切削时刀具始终与丝杠圆锥面可靠接触,提高丝杠锥面进刀装置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丝杠锥面进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刀调节盘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向放大旋转展开图。
图5是中间联接体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B向放大旋转展开图。
图7是刀具与丝杠圆锥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主要由刀杆1、中间联接体5 、丝杠6、进刀调节盘7和刀具10组成。
刀杆1的左端为与机床连接的连接部分,图中所示为莫氏锥柄9。右端设置有进刀限位法兰11。在刀杆1的右端面设置有刀具导槽,刀具导槽沿刀杆1的径向分布,刀具导槽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沿刀杆1轴向开设有轴线与刀杆1轴线重合的盲孔,为丝杠圆锥2提供足够进给空间。
中空的中间联接体5内设置有内螺纹。
参见图2所示,丝杠6上设置有与中间联接体5内设置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12。丝杠6左端为圆锥2。
刀杆1与中间联接体5采用螺钉连接,便于拆装刀具10。丝杠6与中间联接体5采用螺纹配合,转动丝杠6,丝杠6在中间联接体5内轴向移动。转动设置在中间联接体5右端的进刀调节盘7与丝杠6连接,为尽可能减小进刀误差,在丝杠6和进刀调节盘7上配设销孔13,丝杠6和进刀调节盘7采用销8连接。刀具10移动设置在刀具导槽内并移动设置在丝杠圆锥2上,刀具10与丝杠圆锥面结合(参见图7所示),丝杠6轴向移动时,引起刀具10在刀具导槽内相应的位移,起到进、退刀的作用。为提高丝杠进、退刀的可靠性,刀具10与圆锥面结合面采用相配合的圆锥面。
作为对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的改进,丝杠左端的圆锥2锥度为30°;参见图3、图4所示,在进刀调节盘7上沿外周设置刻度线71,参见图5、图6所示,在中间联接体5上设置基准线51。可以计算出丝杠6每进、退一个螺距,对应的刀具10沿着刀具导槽轴线方向上高度变量为H(mm)。将进刀调节盘7盘面均分为20格并刻线,相对于中间联接体5上设置的基准线,每转动一格对应刀具10高度变量为H/20(mm),既刀具10相对于工件4的进、退刀量。
这些改进,使丝杠锥面进刀装置在使用时,调节进刀量更加方便、直观,降低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2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嘴定位系统和机床
- 下一篇:识别机械工件位姿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