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及其成形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2850.8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宋银生;汤晓东;王超;孙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5/02;B21K1/05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吴锦伟 |
地址: | 224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成形 模具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及其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销轴承架的模具普遍的模架结构为:下模部分:气缸、活塞、下模架、导柱、下冲头填块、下模板、滚动导套、小导柱、压力块、大模套、凹模、下冲头、大螺帽等模具部件从下往上安装;上模部分:气缸、活塞、上模架、导套、上冲头填块、上模板、滚动导套、小导柱、压力块、大模套、上冲头、凹模、大螺帽等模具部件从上往下安装,上下模装配工艺一致。此模架结构工艺的缺点是:当上模架中活塞或者气缸内的密封圈损坏,气缸内气压不均匀或者不足,在上下模闭塞时封闭不均匀,三销轴承架在成形时外球和销杆的对称性和均匀性差,销杆的错模量大,产品的质量不高,增加了后续的装配难度。
现有技术中的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的基本原理是:将物料放入凹模中,油压机下行,气缸对上模板施加压应力使上、下模闭塞,冲头和上、下模配合成形。上模和冲头主要通过上模架内气缸的气压稳定性控制三销轴承架的对称性和销杆的错模量。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活塞和密封圈的寿命较低,损坏后导致气缸内气压不稳定,受力不均匀,成形的三销轴承架外球和销杆的对称性差,销杆的错模量大;油压机下行,气缸内没有足够的气压支撑活塞对上模板的压应力使凹模下行使上下模闭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及其成形工艺,能解决现有问题,取消原成形模具的上模架进气装置,气缸,活塞、上模板的小导柱导套等模具,用导柱顶块,推块和冲头填块代替,减少了材料的使用、材料的加工量以及电能,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结构包括上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从上往下安装的上模架、上冲头填块、推块、导套、导柱顶块、导柱、上模板、压力块、大模套、上冲头、凹模、大螺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还包括下模部分,其中所述的下模部分为依次排列的气缸、活塞、下模架、导柱、下冲头填块、下模板、滚动导套、小导柱、压力块、大模套、凹模、下冲头、大螺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上模部分的导柱顶块、推块两头、冲头填块受力面加工成45 °的斜面,用于导柱导套配合在油压机下行过程将力1:1的传递到冲头填块,再传递到上冲头使三销轴承架成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上模架与上模板用螺栓连接,大模套与上模板通过螺栓连接,上冲头装入凹模,与压力块一并装入大模套,大螺帽与大模套螺纹连接,使得三销轴承架的上、下模闭塞紧密。确保了三销轴承架成形后外球和销杆的对称性和均匀性。
一种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的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毛坯放入下模,油压机下行,上、下模进行闭塞;导柱上行,导柱顶块接触推块,油压机继续下行,顶块推推块,对冲头填块施加力,而使冲头填块对冲头施加力下行,三销轴承架开始成形。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及其成形工艺,在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装配工艺中通过使用推块代替气缸和活塞的方法,减少了上模架的加工量和气缸、活塞的材料,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所述的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及其成形工艺,推块的使用提高了上模的使用寿命,保证三销轴承架成形的外球和销杆的对称性和均匀性,改善了三销轴承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本发明所述的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及其成形工艺,推块安装在上模架中,与导套、导柱顶块连接,油压机下行使得凸凹模闭塞均匀,保证了三销轴承架成形的外球和销杆上下对称均匀性,销杆的错模量在合理的范围内;导柱上行接触推块直至将推块全部推入上模架中,以致对冲头填块施加力使冲头下行,同时也减少油压机下行过程力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三销轴承架成形模具的示意图。
其中:1、上模架,2、导柱顶块,3、推块,4、上模板, 5、冲头填块,6、导套,7、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2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LED点胶封装装置
- 下一篇:姿势变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