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大型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2049.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2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斯杰;王国庆;吕枫;冯春山;姜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重工机(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63/10 | 分类号: | A01B6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农用 拖拉机 液压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农用拖拉机上用于提升农具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将悬挂在拖拉机后面的农具提起或放下,在拖拉机后部要安装液压提升器。提升器由提升臂控制农具的上升和下降,通过液压油缸往复运动控制提升臂的运动,油缸的运动方向由换向阀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是不能实现中立位置控制,要么将农具提升到最高位置,要么农具下降到最低位置,不能使农具停止在任意位置上。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29987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提升器的方案。该提升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转动装配有由内,外提升臂构成的提升拐臂。壳体中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中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与提升拐臂的内提升臂连接。液压缸由一个四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控制,该换向阀具有使活塞驱动活塞杆使臂杆上升,下降和处于悬停的功能。但该装置缺少臂杆下降自锁功能,容易导致农具下降过快,存在安全风险。另外,使用四位六通控制阀控制,阀体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安全性能高的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大型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壳体1上转动装配有提升轴2,提升轴2位于壳体1外侧一端连接外提升臂3,提升轴2位于壳体1内侧连接内提升臂4,壳体1内部安装液压油缸19,内提升臂4连接液压油缸19内的活塞杆5,液压油缸19连接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阀总成15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泵20连接,控制阀总成15出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缸19连接,控制阀总成15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与油箱22 连接,控制阀总成15与液压油缸19之间设有两条并联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上设有单向阀17,另一条管路上设有下降速度调节阀16,控制阀总成15包括手动换向阀14。
所述壳体1一端安装力反馈支架7,力反馈支架7通过力反馈杆8和连杆机构连接控制阀总成15,连杆机构包括横向连杆10、纵向连杆11和连杆组件12,力反馈杆8和横向连杆10之间设有调整杆9。
控制阀总成15与液压油缸19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安全阀18。
所述内提升臂4与提升轴2通过键齿啮合,活塞杆5通过两端球头面与活塞6、内提升臂4的凹球型槽铰接。
本发明的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结构紧凑,在保证强度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重量;通过反馈连杆机构从而控制提升器外提升臂处于上升、中立、下降、浮动的状态,控制阀受反馈动作后移动控制阀杆,提升器外提升臂自动下降,起到保护农机具及拖拉机液压系统作用,避免能耗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主视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后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液压控制原理图。
图中:1、壳体,2、提升轴,3、外提升臂,4、内提升臂,5、活塞杆,6、活塞,7、力反馈支架,8、力反馈杆,9、调整杆,10、横向连杆,11、纵向连杆,12、连杆装置,13、控制阀固定机构,14、手动换向阀,15、控制阀总成,16、下降速度调节阀,17、单向阀,18、安全阀,19、液压油缸,20、油泵,21、油箱,22、阀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农用拖拉机液压提升器结构如图1-2所示,壳体1沿水平方向延伸,液压油缸19沿水平方向倾斜布置在壳体1中,壳体1采用铸件流线紧凑设计,保证强度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重量。壳体1上转动装配有提升轴2、提升轴2位于壳体1外侧一端连接2个外提升臂3,采用并列的2个外提升臂结构,争抢了稳定性。提升轴2位于壳体1内侧连接内提升臂4,内提升臂4和活塞杆5铰接,在液压缸活塞6的往复推动下内提升臂4实现摆动,从而驱动提升轴2、外提升臂3实现提升动作,液压油缸19连接液压控制系统,实现提升器的提升下降动作及耕深控制,液压油缸19后侧的壳体上安装阀体组件22,阀体组件22包括下降速度调节阀16、单向阀17和安全阀18。
壳体1一端安装力反馈支架7,力反馈支架7通过力反馈杆8和连杆机构连接提升轴2,连杆机构包括横向连杆10、纵向连杆11和连杆装置12,力反馈杆8和横向连杆10之间设有调整杆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重工机(大连)有限公司,未经东洋重工机(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2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