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1385.6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邢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61;C09D7/62;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28;C08F22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含有 双组份 元器件 | ||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采用该涂料,能够起到防尘、疏水,并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所述涂料包括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用于分散所述成膜物质和散热粒子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本发明实施例用于防尘疏水涂料的生产与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集成电路的密集化及微型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元件或者电器变得更小且以更高的速度运行,使其对散热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静电、潮湿以及有机污染物的作用,电子元件或者电器内部容易积灰,尤其是电子元件或者电器中的散热部分由于展开面积大、结构紧凑、翅片比较密集,长期使用后非常容易积灰。而通常电子元件或者电器的散热部分采用散热系数较大的铝合金或者铜制成,积灰后,由于灰尘的热传导系数远远小于铝合金或者铜,根据热量传递原理,当灰尘累积在散热表面后,热传导系数K值降低(铜的热传导系数通常为380W/m·k,铝合金的热传导系数通常为150-180W/m·k,而灰尘的热传导系数为10W/m·k),因此,换热系数会大幅度衰减,使得散热部分的散热量大大降低,并且在积灰后表面容易吸潮,长期的潮湿环境下铝合金或者铜会与大气污染物中的硫化物等发生化学腐蚀反应,从而会缩短电子元件或者电器的使用寿命,还有可能产生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采用该涂料,能够起到防尘、疏水,并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所述涂料包括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用于分散所述成膜物质和所述散热粒子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
进一步地,所述成膜物质为75-110重量份,所述散热粒子为1-3重量份,所述分散介质为400-800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成膜物质为含氟聚合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成膜物质为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粒径为50-800nm。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获得包含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分散介质的涂料;其中,所述成膜物质的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
进一步地,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具体包括:
将聚合物单体、散热粒子、溶剂以及乳化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升温至90-95℃,并在3-5h内将引发剂溶液滴加入混合体系中,滴加完成后保温1-2h。
进一步地,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偶联剂对所述散热粒子进行表面处理。
可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那、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单体包括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单体。
可选的,所述含氟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1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