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铆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0790.6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涛;王海玲;桂方亮;张金贵;李辉;黄涛;阮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8 | 分类号: | B21J15/38;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洪余节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铆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对于汽车轻量化及环保的要求日益紧迫,铝合金、高强钢等新材料逐步应用于车身制造中,对于车身板料的连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板料连接方式如电焊、螺栓连接存在表面质量差、容易腐蚀,甚至无法实现焊接等问题。如点焊在焊接过程中温度较高,易产生热变形并破坏板件表面原有镀层,导致零件表面质量难以达标,且难以实现铝合金与钢等不同材质材料的焊接,因此,铆接技术在汽车车身生产中的应用逐渐被推广应用。
现有汽车制造中,零件的冲压生产和铆接工艺是分开进行的,首先通过冲压模具采用常规的冲压生产将零件通过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工艺冲压成形,然后再通过专用的铆接设备进行铆接工艺生产。
这种生产工艺工序数多,需要的人工、设备投入多,生产成本高;同时也导致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铆冲压模具,充分利用普通冲压模具空间,设计铆钉压铆工艺,有效优化减少后序生产工序,减少人工及设备生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压铆冲压模具,包括:垫块,固定设置在上模;铆钉固定块,具有固定安装部和杆部,所述固定安装部与所述垫块连接,所述杆部一端与所述固定安装部连接,另一端形成安装槽;铆钉,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在所述铆钉上形成第一压铆结构;铆接凹模,固定设置在下模,并且所述铆接凹模形成有朝向所述铆钉,并与所述第一压铆结构匹配的第二压铆结构。
如上所述的压铆冲压模具,其中,
所述垫块、所述固定安装部和所述杆部内形成有贯通的气路通道;所述垫块上的所述气路通道还具有气路接口,用于连接气路接头。
如上或所述的压铆冲压模具,其中,所述垫块上的所述气路通道还具有沉台孔,所述杆部上的所述气路通道由轴向气孔形成,所述轴向气孔连通所述沉台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安装槽,以吸附所述铆钉。
如上所述的压铆冲压模具,其中,在所述安装槽上形成贯通所所述安装槽壁面的径向气孔,所述径向气孔上连接有气管。
如上所述的压铆冲压模具,其中,所述第一压铆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呈环形,形成在所述铆钉朝向所述铆接凹模的一面,所述凹槽底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开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二压铆结构包括环形凸台,朝向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匹配。
如上所述的压铆冲压模具,其中,所述第一压铆结构还包括:铆钉刃口,所述铆钉刃口形成在所述凹槽围成的环形内,并且所述铆钉刃口的顶部从所述铆钉上凸起,并且在凸起的方向上,外径逐渐增大,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所述环形凸台内壁面形成刃面,与所述铆钉刃口配合切除废料。
如上所述的压铆冲压模具,其中,所述铆接凹模还形成有逃料孔,所述逃料孔连通所述刃面,承接废料。
如上所述的压铆冲压模具,其中,还包括:压料镶块,套设在所述铆钉固定块的所述杆部外,并与所述上模连接;凸模镶块,套设在所述铆接凹模外,并与所述下模固定。
如上所述的压铆冲压模具,其中,铆接凹模底部形成有法兰台,在所述法兰台上形成所述铆接凹模的主体,所述第二压铆结构形成在所述主体上。
本发明的压铆冲压模具中,垫块设置在上模,铆接凹模设置在下模,并通过设置在垫块上的铆钉固定块,铆钉固定块上的铆钉,与铆接凹模配合,实现对工件的铆接,这种压铆可以直接通过现有模具上模和下模的合模实现,这样把压铆工艺融入到了其他工序,如冲孔、修边、冲压等通过上下模合模实现的工艺中。同时,铆钉通过气压固定到安装槽中,方便灵活,易于更换,且该压铆是通过第一压铆结构和第二压铆结构使工件塑性变形,实现铆接。
以冲压为例,针对单一的冲压生产及单一的铆接生产,生产工序数多,需要投入设备、人力多成本高、效率第的问题,本申请充分利用冲压模具内部空间,可以在冲压生产阶段完成部分铆接生产工作内容,减少车身生产过程工序数,从而减少人工及设备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工序数减少,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压铆冲压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压铆冲压模具中铆钉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压铆冲压模具中铆钉和铆接凹模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压铆冲压模具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压铆冲压模具在上模和下模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0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工程液压坝三铰杆启闭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