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尖状栅藻合成淀粉缺陷型突变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0736.1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韩丹翔;孙文超;吴明灿;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01 | 分类号: | C12N15/01;C12N1/12;C12P7/64;C12Q1/04;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10003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尖状栅藻 合成 淀粉 缺陷 突变 及其 应用 | ||
1.尖状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us)合成淀粉缺陷型突变株GT-2-MSA5,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866。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状栅藻合成淀粉缺陷型突变株在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3.一种异养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状栅藻合成淀粉缺陷型突变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级培养:挑选单克隆突变藻藻株,在Endo液体培养基下活化2天;
二级培养:待细胞生长进入生长对数期时,在温度为37℃的摇瓶中培养至第3天;
三级培养:加入新鲜的Endo培养基,温度30℃的摇瓶中培养3-4天;
接着将经三级培养后得到的藻液转移到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异养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28-32℃,pH值为6.2-6.7,容氧量38-42%;发酵罐中培养基为Endol异养培养基,葡萄糖浓度维持在5-30g/L范围内,培养天数为5~6.5天。
4.一种产油的方法,其是通过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状栅藻合成淀粉缺陷型突变株,并分离培养产物中的油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07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