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菁染料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分子逻辑门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0441.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千帆;杨春容;邹丹;杨舒;陈见驰;杜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99/00 | 分类号: | G06N9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染料 金属 离子 相互作用 分子 逻辑 构建 方法 | ||
1.基于菁染料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分子逻辑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菁染料溶液为模板,以不同pH的Tris-HCl缓冲溶液和金属离子溶液作为平行的两路输入信号,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菁染料受pH和/或金属离子的调控而产生聚集状态的变化,以菁染料H-聚集体在510nm-520nm之间的吸光度峰值或J-聚集体在650nm-665nm之间的吸光度峰值的归一化结果为输出信号,设定阈值为0.03-0.3,当归一化结果大于阈值时输出为1,当归一化结果小于阈值时,输出为0;
所述菁染料结构如下:
其中,R1为C1-C6的烷基、苯基、烷基取代的苯基;R2、R3、R4和R5独立地选自H或C1-C6的烷基,或者R2和R3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五元环至七元环结构,或者R4和R5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五元环至七元环结构;R6和R7独立地选自C1-C6的烷基;Y为卤素;X1,X2独立选自C、O、S、Se、Te;
所述金属离子为K+、Na+、Tb3+、Mg2+或Ca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菁染料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分子逻辑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pH值为4.0-8.5的Tris-HCl缓冲溶液和K+为两路平行输入信号,以菁染料J-聚集体在650nm-665nm之间的吸光度峰值的归一化结果为输出信号,构建“或”门,其中,菁染料终浓度为2×10-6-12×10-6mol/L,K+终浓度为5×10-3mol/L-50×10-3mol/L,阈值为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菁染料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分子逻辑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pH值为4.0-8.5的Tris-HCl缓冲溶液和Na+为两路平行输入信号,以菁染料J-聚集体在650nm-665nm之间的吸光度峰值的归一化结果为输出信号,构建“或”门,其中,菁染料终浓度为2×10-6-12×10-6mol/L,Na+终浓度为10×10-3mol/L-50×10-3mol/L,阈值为0.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菁染料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分子逻辑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pH值为4.0-8.5的Tris-HCl缓冲溶液和Tb3+为两路平行输入信号,以菁染料H-聚集体在510nm-520nm之间的吸光度峰值的归一化结果为输出信号,构建“或非”门,其中,菁染料终浓度为2×10-6-12×10-6mol/L,Tb3+终浓度为10×10-6mol/L-40×10-6mol/L,阈值为0.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菁染料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分子逻辑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pH值为4.0-8.5的Tris-HCl缓冲溶液和Mg2+为两路平行输入信号,以菁染料H-聚集体在510nm-520nm之间的吸光度峰值的归一化结果为输出信号,构建“或非”门,其中,菁染料终浓度为2×10-6-12×10-6mol/L,Mg2+终浓度为2×10-3mol/L-10×10-3mol/L,阈值为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04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