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9610.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周炎;岳玎利;区宇波;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黄磊,林惠斌 |
地址: | 510308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监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空气站”)运行管理的相关规定,空气站需要定期检查/校准SO2、O3、NO2和CO分析仪。现阶段实行的质控要求是:每天进行零跨检查和校准,检查校准频次高。空气站按建设部门分为国控点,省控点,市控点等等,而全国目前空气站仅国控点位就有1436个之多,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普遍存在着气体分析仪检查校准时相互干扰以及管路漏气的问题,气体分析仪检查校准时相互干扰以及管路漏气的问题都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下降,也不可能派人逐一检测,管路漏气问题导致在气体分析仪的检查校准过程中,由于校准气流量过量,掩盖采样管路的漏气问题,技术人员也不能通过定期质控任务结果发现这一问题,从而导致监测结果不能代表现有环境的真实水平。
由此可见,在环境空气检测系统的日常运维中,气态分析仪高频次的检查校准过程,将会造成监测结果频频出现失真现象,继而会影响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评判与决策。
现有的解决环境空气监测系统气体检查校准时相互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人工审核、数采软件标记和混合标气结合数采软件标记等方法。(1)人工审核:技术人员根据某一气体检查校准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人工删除该时段的SO2、O3、NO2和CO监测数据。高频次的检查校准操作就要求高频次的人工审核工作,而且现有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要求不允许擅自删除监测数据。因此,不宜选用此法来解决干扰的问题。(2)混合标气结合数采软件标记:使用SO2、NO2、CO的混合标气,可以同时对上述三种气体分析仪进行检查校准,结合数采软件标记的方法,可以减少检查校准时长,从而可以提高有效数据获取率。然后,由于混合标气不确定度较高,普遍为国家二级标气,不符合现有空气站的使用要求。综上所述,以上两种方法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检查校准时相互干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监测系统。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空气监测系统的空气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气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空气监测装置以及用于收集各空气监测装置检测结果的监测控制平台,空气监测装置包括样品气总管、第一检测仪器、第二检测仪器、校准气生成装置、第一样品气开关阀、第二样品气开关阀、第一校准气开关阀以及第二校准气开关阀,样品气总管分别与第一样品气开关阀和第二样品气开关阀连接,第一样品气开关阀和第一检测仪器连接,第二样品气开关阀与第二检测仪器连接;
校准气生成装置分别与第一校准气开关阀和第二校准气开关阀连接,第一校准气开关阀与第一检测仪器连接,第二校准气开关阀与第二检测仪器连接。
优选的,空气监测装置还包括气体流量计、第一排气阀以及第二排气阀,第一排气阀进气口连接到第一校准气开关阀与第一检测仪器连接的管路上,第二排气阀进气口连接到第二校准气开关阀与第二检测仪器连接的管路上,气体流量计入气口分别与第一排气阀出气口和第二排气阀出气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仪器为二氧化硫检测器、臭氧检测器、二氧化氮检测器或一氧化碳检测器。
优选的,当第一检测仪器为二氧化硫检测器时,所述第二检测仪器为臭氧检测器、二氧化氮检测器或一氧化碳检测器;
当第一检测仪器为臭氧检测器时,所述第二检测仪器为二氧化硫检测器、二氧化氮检测器或一氧化碳检测器;
当第一检测仪器为二氧化氮检测器时,所述第二检测仪器为二氧化硫检测器、臭氧检测器或一氧化碳检测器;
当第一检测仪器为一氧化碳检测器时,所述第二检测仪器为二氧化硫检测器、臭氧检测器或二氧化氮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9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尘雾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外压式管式微滤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