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98877.4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金晋伯;吉成浩;赵敏纪;全炳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10;F24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李盛泉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08月31日、申请号为201110259608.2、题为“空调机”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尤其涉及经过改进而具有紧凑的空气流路结构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机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具有对吸入到主体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和将室内空气吸入到主体内部再将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室内的排风扇。
更加具体而言,通过在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下部设置排风扇,并在上部设置热交换器以及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从而由排风扇吸入并送入的空气移动到室内机的上部,并且移动到上部的空气经由热交换器以及空气排出口,排出到室内。
对于这种室内机来说,由于需要将排风扇以及热交换器分别设置在上部和下部,因此在室内机的空间利用率方面,不够有效。
并且,由于需要将经由排风扇的空气移动到室内机的上部,再排出到室内,因此会使从室内机的下部到上部的流路变长,并且会增加用于排出所吸入的空气的排风扇的负荷,从而在能量利用方面不够有效,并且增加空气的风量以及风速的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将空调机的室内机内部结构尤其空气流动的流路结构设计得紧凑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具有能够有效控制排出的空气的风量以及风速的结构的空调机。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空调机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后面的吸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前面的排出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的第一流路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引导件内侧的至少一个横流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引导件之间的第二流路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吸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横流风扇之间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引导件以及所述第二流路引导件之间。
所述横流风扇可以设置成多个,在所述横流风扇之间可以设置分隔件。
所述排出口可以设有第一旋转叶片,用以调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量以及方向。
所述第一旋转叶片可以结合在所述第一流路引导件的一端。
所述第二流路引导件的宽度可以从其后方向前方减小。
所述分隔件可以包括结合在所述第二流路引导件的后侧的结合板;与所述结合板结合并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结合板之间的分隔板。所述横流风扇的中心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横流风扇的直径的长度的比值可以在0.5以上且1.5以下。
所述排出口的排出角度可以在10°以上且60°以下。
所述热交换器与沿横向穿过所述主体中心的中心线所构成的角度可以在0°以上且60°以下。
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的第一流路引导件中的一个可以形成有凸出肋,而另一个可以形成有容置槽。
所述横流风扇可以设置在所述凸出肋与所述容置槽之间。
所述第二流路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二旋转叶片和沿着所述主体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旋转叶片的移动部件。所述第二旋转叶片可以铰链结合在所述移动部件的一端。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空调机,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后面的空气吸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前面的空气排出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的热交换器,用于与通过所述空气吸入口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的多个排风扇,用于向所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经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其中,所述空调机包括:设置在所述排风扇的外围的盖体,以在所述主体的两侧围绕所述排风扇的周围;设置在所述盖体之间的前面面板;设置在所述前面面板的后侧的分隔件,以使经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分开而流向所述多个排风扇。
所述热交换器可以设置在所述空气吸入口与所述排风扇之间。
所述空气排出口可以形成在所述盖体的内侧与所述前面面板的一侧之间。
所述盖体可以相互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
所述空气排出口可以设置有可转动地结合在所述盖体的一端的第一旋转叶片,用于控制通过所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
所述分隔件可以包括结合在所述前面面板的后侧的结合板;与所述结合板结合并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结合板之间的分隔板。所述排风扇的中心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排风扇的直径的长度的比值可以在0.5以上且1.5以下。
所述空气排出口的排出角度可以在10°以上且6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外循环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滤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