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紫茎泽兰消灭养殖场蚊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8066.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源 |
主分类号: | A01N65/12 | 分类号: | A01N65/12;A01P7/04;C02F11/00;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75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泽兰 消灭 养殖场 蚊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紫茎泽兰消灭养殖场蚊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养殖场是蚊蝇泛滥的滋生地,即传播疾病,又污染环境,是畜牧养殖的一大害。目前常用的蚊蝇消灭方法,还是以化学杀虫剂扑杀为主,但是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加剧了养殖场粪污的环境毒害效力。众所周知工厂化集约化畜牧养殖场使用了大量的精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环境清洗剂等,已经造成粪污里重金属、抗生素、氨、氮、二氧化硫等超标,如果为灭除蚊蝇导致大量杀虫剂进入粪污,则粪污还田后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开发无污染的植物源的蚊蝇消灭方法对畜牧业来说意义重大。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生物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因其生命力强、繁殖力强、含毒性物质畜禽不喜食、抢夺本地植物的生长空间,没有利用价值,没有天敌,造成如今大多数荒地已经是紫茎泽兰占优势的局面。
苍蝇会将卵产于新鲜粪污中,虽然堆粪高温腐熟阶段可以杀灭蝇卵,但是由于苍蝇孵化速度很快,一般蝇卵5-12小时即可孵化为蛆,蛆四处爬走,经过3-4天即可变为蛹,蛹经过1-2天即可羽化为苍蝇飞走,而养殖场常用粪便堆沤处理,粪堆一般要1-2天才能达到40-50℃的中温,再过1-2天达到50-65℃的高温,在此温度下经过3-4天完成腐熟,而此时蝇卵已经变成蛆,蛆会找到合适的地方变成蛹,蛹能承受较高的温度,在还没被腐熟产生的高温杀死前,蛹就化为蝇飞走了。因此消灭苍蝇的关键在于蝇卵孵化为蛆,和蛆转化为蛹的时候。
蚊子将卵产于死水中,1-2天孵化为孑孓,5-7天化蛹,再过2-3天羽化为蚊子。由于养殖场污水量大且都是富含营养的死水,最适合蚊子繁殖。一般养殖场会根据情况设置污水一次处理坑或多次处理坑,一次处理坑常用于养殖量不大的小型养殖场,将粪污经堆粪坑自然固液分离后流入污水处理坑,在坑内经过沉淀和曝气曝光氧化处理,再作为肥料加水稀释后还田;多次处理坑常用于养殖量大的养殖场,将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流入多级沉淀坑,经曝气曝光氧化处理后的污水再经过鱼塘或者水生植物的处理后排放。因为水坑众多,因此养殖场是蚊子最喜欢的滋生地。灭蚊的关键也是在于从卵到蛹的这段时间。
紫茎泽兰植株周围很少有昆虫出没,科研人员也已经利用紫茎泽兰的这一特性通过乙醇提取、乙醚提取等等方法开发了很多杀虫剂,但之前的研究多着重于植物性害虫,对如何防治畜牧养殖场的最主要害虫苍蝇和蚊子并未有在先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紫茎泽兰消灭养殖场蚊蝇的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植物源产品,即使用紫茎泽兰原汁对养殖场粪污进行喷洒,从而消灭养殖场蚊蝇的方法。
本发明的利用紫茎泽兰消灭养殖场蚊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常温下将紫茎泽兰经工业榨汁机压榨获得紫茎泽兰原汁和紫茎泽兰渣;
(2)圈舍清理出来的粪污倒在堆粪坑内后,将步骤1)所得紫茎泽兰原汁按重量百分比1-5%的比例直接喷洒到粪污上;
(3)将步骤1)所得紫茎泽兰渣粉碎后按重量百分比3-5%直接抛洒到污水处理坑内,并将紫茎泽兰原汁按重量百分比0.5-2%的比例直接喷洒到污水处理坑水面上。
进一步,每次从圈舍拉出来的粪污倾倒在堆粪坑后都需要按新粪污的重量在粪堆上喷洒紫茎泽兰原汁。
进一步,每天都要按当日流入污水处理坑的污水重量抛洒紫茎泽兰渣和喷洒紫茎泽兰原汁。
进一步,所述堆粪坑位置高于所述污水处理坑,二者以沟渠相连。
进一步,所述污水处理坑包括一次处理坑或多次处理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植物源产品灭蚊蝇,后期还田时对土壤没有毒副作用:紫茎泽兰含有对昆虫有毒的成分,因此昆虫一般不吃紫茎泽兰。在预试验中,添加了紫茎泽兰原汁的培养皿中苍蝇卵和蚊子卵的孵化率都降低了90%以上,因此在养殖场粪污上喷洒紫茎泽兰原汁可有有效减少蚊蝇数量。由于紫茎泽兰原汁喷洒量相比粪污量来说较小,且粪污还要经过沤堆处理,最后还田时的粪污里紫茎泽兰原汁已经分解,因此对植物和土壤没有毒副作用,相反,抛洒于污水处理坑中的紫茎泽兰渣已和污水沉淀物一起变为污泥,对土壤有修复增肥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源,未经李清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野菊花味蚊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