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7792.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严国仙;韩举宇;戴南;顾国平;张亦弛;秦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8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阶段 纠偏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下沉过程中,不均匀下沉是难以避免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正。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初沉阶段(沉井刚刚入土至入土3m以内)以及终沉阶段(沉井下沉达到设计标高小于2m内)的纠偏最为关键。沉井下沉过程中可以采取的纠偏方法有井内偏挖除土、井顶堆载、井外偏填偏挖、井外射水等。但是井内偏挖除土、井顶堆载的纠偏方法往往会受到沉井高度以及直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施,而井外偏填偏挖、井外射水的纠偏方法在初沉阶段纠偏的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客观因素对沉井纠偏的影响,提高沉井纠偏的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包括下沉过程中发生偏斜的沉井、卷扬机、滑车组、锚定装置、以及套索,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沉井高起一侧的外围,所述锚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卷扬机的后侧,所述卷扬机通过钢缆与所述锚定装置连接,所述滑车组的后端滑轮通过钢缆与所述锚定装置连接,所述卷扬机的拉索与所述滑车组的拉索相连,所述滑车组的前端滑轮通过钢缆与所述套索连接,所述套索套设于所述沉井上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通过在沉井高起一侧的外围设置卷扬机,为沉井纠偏提供拉力,并配合滑车组将拉力放大,拉动套设于沉井上端的拉索,对沉井进行纠偏。由于卷扬机设置在沉井外围,沉井与套索相连,因此,本发明在对沉井进行纠偏时,不受沉井的高度、直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因为卷扬机为沉井纠偏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拉力,所以也提高了沉井纠偏的效率。本发明可以与其它沉井纠偏的措施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在进行沉井纠偏前缓冲沉井继续向低陷一侧倾斜以及提高沉井纠偏的效率,所述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中,贴近所述沉井高起一侧以及低陷一侧的外壁设置土堆。土堆会在沉井纠偏过程中填入沉井外壁与大地之间的缝隙中,起到支撑沉井侧壁的作用。在沉井纠偏时,随着沉井的偏斜越来越小,逐渐回正的过程中,沉井外壁与土堆会产生空隙,这时土堆上的土体也会慢慢掉落于空隙中,起到密实支撑外井壁的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固定卷扬机以及滑车组,所述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中,所述锚定装置包括槽钢、以及与所述槽钢垂直连接的工字钢,所述锚定装置埋入地下,所述卷扬机通过钢缆与所述锚定装置的工字钢连接,所述滑车组的后端滑轮通过钢缆与所述锚定装置的工字钢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沉井纠偏的效率,所述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中,所述卷扬机、滑车组、以及锚定装置为2组至5组,且沿所述沉井的偏斜方向的轴线两侧对称分布。所述每组卷扬机、滑车组、以及锚定装置连成的直线与所述沉井的偏斜方向的轴线的夹角范围为0°至4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的使用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述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沉井发生偏斜时,测量沉井的偏斜情况,计算出沉井纠偏所需要的外力;
第2步,根据计算结果布置卷扬机、滑车组、锚定装置、以及套索,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沉井高起一侧的外围,所述锚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卷扬机的后侧,所述卷扬机通过钢缆与所述锚定装置连接,所述滑车组的后端滑轮通过钢缆与所述锚定装置连接,所述卷扬机的拉索与所述滑车组的拉索相连,所述滑车组的前端滑轮通过钢缆与所述套索连接,所述套索套设于所述沉井上端。
第3步,启动所述卷扬机,收紧所述滑车组的拉索,对所述沉井进行纠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在沉井高起一侧的外围设置卷扬机,为沉井纠偏提供拉力,并配合滑车组将拉力放大,拉动套设于沉井上端的拉索,对沉井进行纠偏。由于卷扬机设置在沉井外围,沉井与套索相连,因此,本发明在对沉井进行纠偏时,不受沉井的高度、直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因为卷扬机为沉井纠偏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拉力,所以也提高了沉井纠偏的效率。本发明可以与其它沉井纠偏的措施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7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