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升的中间支承轴桥壳总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7724.8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赵冰;丁炜琦;蒲海英;郑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王科华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中间 支承 轴桥壳 总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升的中间支承轴桥壳总成及其制造方法,其采用圆管型材及折弯板材通过焊接成形。桥壳总成包括第一圆管、立柱、第二圆管,第一圆管、第二圆管分别为短圆管、长圆管。折弯板材作为两侧立柱,将两个短圆管分别支撑在长圆管两侧;短圆管两侧焊接轴头或固定环;短圆管与立柱采用周围焊固定;立柱分别垂直于短圆管、长圆管。固定环与短圆管采用电子束焊固定在一起,再通过螺栓与成品轴头联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中间可提升支承轴,并在有效降低开发成本的同时,满足大落差、轻量化和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车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壳总成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中间可提升的支承轴桥壳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间可提升的桥壳总成的成型形式多为锻造弯梁、折弯圆管和拼焊方管等。其中,锻造弯梁开发制造成本高,质量重;折弯圆管受限于成型工艺,落差小;拼焊方管生产效率低,可靠性差。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中间可提升支承轴的桥壳,以满足大落差、低成本、低重量、高可靠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产品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升的中间支承轴桥壳总成及其制造方法,其大幅降低了开发制造成本,满足高落差、低重量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提升的中间支承轴桥壳总成,其特征在于:
-采用圆管型材和折弯板材拼焊而成;
包括第一圆管3、立柱4、第二圆管5;
-折弯板材作为两侧立柱;
-将至少两个第一圆管分别支撑在第二圆管两侧;
-所述第一圆管长度短于所述第二圆管长度;
-所述第一圆管两侧焊接轴头或固定环;
-所述第一圆管与所述立柱采用周围焊固定;
-所述立柱分别垂直于第一圆管、第二圆管。
进一步地,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圆管采用电子束焊固定在一起,再通过螺栓与成品轴头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板材形成U形弯板4;所述U形弯板4与直板焊接形成空心的所述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2上端面采用周圈焊与所述第一圆管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与所述第二圆管的轴线相平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提升的中间支承轴桥壳总成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固定环通过电子束焊焊接在第一圆管1上,形成圆管总成;板材折弯成U形弯板,U形弯板与直板焊接为立柱2;
步骤2:所述立柱2上端面采用周圈焊与步骤1中的圆管总成焊接成形;
步骤3:按照步骤2形成的两个圆管总成分别焊接在第二圆管3的两侧;
步骤4:成品轴头通过螺栓联接在固定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管短于所述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与所述第二圆管的轴线相平行。
本发明的桥壳总成,采用圆管型材和折弯板材拼焊而成,折弯板材作为两侧立柱,将短圆管支撑在长圆管两侧,短圆管两侧可焊接轴头或固定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固定环与短圆管采用电子束焊固定在一起,最终通过螺栓与成品轴头联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桥壳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7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及轨道探伤车
- 下一篇:一种散球填充式防爆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