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生态酿热高产早熟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6694.9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廖华俊;江芹;宁志怨;闫冲冲;杨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生态 高产 早熟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马铃薯生态酿热高产早熟栽培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步骤:在大棚内对预备种植马铃薯的田块提前进行翻耕、晒垡、冻垡备用;按照规划的种植垄宽和垄间距采用开沟机进行开沟;开沟后,在沟内均匀撒施无害化处理腐熟农家肥、硫酸钾复合肥和大量元素肥,再将经过切块、杀菌消毒处理后的种薯在沟内进行摆种;采用粉碎的作物秸秆对马铃薯栽培垄进行二次覆盖;马铃薯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膜口用土封严实;利用滴灌控制膜内秸秆含水量;马铃薯出苗后,控制棚内温度;马铃薯结薯后从栽培垄两侧揭开地膜,扒开秸秆覆盖物收获符合商品大小的马铃薯块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马铃薯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马铃薯生态酿热高产早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其品质相当于鸡蛋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优于其他作物的蛋白质。马铃薯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单产高、块茎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世界上仅次于稻、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马铃薯传统的栽培方法是播前深翻土地、再平整,同时施入底肥;然后开沟起畦、挖穴播种马铃薯,再覆土盖种,在生长过程中为了改善马铃薯的生长和结薯环境还要进行2~3次中耕培土;在采收时还要将土壤翻开、逐个刨出马铃薯。这种栽培方法的缺点是马铃薯在土壤中结薯,块茎膨大时受到泥土的挤压,不利于块茎的膨大,在非沙壤土的情况下所受到的阻力更大,一般结薯比较小,大中薯率低,而且该种植方法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费工费力。
目前的马铃薯的常规种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常规种植方法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一般以沙土或壤土为宜,土壤较为黏重则不能进行马铃薯种植。采用常规种植方法,马铃薯生长期短,马铃薯1次性收获,往往存在产量不高的问题。作为种植马铃薯的重要过程的种植技术,直接影响到了马铃薯在幼苗期间的出苗率、健康度,以及收成。因此,作为在大棚中种植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在保证马铃薯幼苗出苗率高,出苗整齐,而且植株叶色较深,更健康,商品薯整齐的大棚马铃薯高产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生态酿热高产早熟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马铃薯生态酿热高产早熟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步骤:
(1)在大棚内对预备种植马铃薯的田块提前进行翻耕、晒垡、冻垡备用;并选用马铃薯脱毒种薯;
(2)在大棚马铃薯适宜播种季节,首先将棚内田土进行旋耕、整平,然后按照规划的种植垄宽和垄间距采用开沟机进行开沟;开沟后,在沟内均匀撒施无害化处理腐熟农家肥、硫酸钾复合肥和大量元素肥,再将经过切块、杀菌消毒处理后的薯块在沟内进行摆种;
(3)马铃薯芽向下摆种结束后,在播种施肥沟内施入粉碎秸秆,并施入一定量的腐杆剂和尿素,然后用地膜将播种垄沟密封覆盖,同时将大棚密封;
(4)马铃薯即将要出苗时,将所覆盖地膜揭除,在垄面二次覆盖粉碎秸秆,并施入一定量的腐杆剂和尿素,并铺设滴灌带,然后用地膜重新将播种垄密封覆盖,同时密封大棚;
(5)马铃薯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膜口用土封严实;利用滴管控制膜内秸秆含水量;马铃薯出苗后,控制棚内温度;
(6)马铃薯进行入结薯期后从栽培垄两侧揭开地膜,扒开秸秆覆盖物收获符合商品大小的马铃薯块茎。
步骤(1)中,所述马铃薯种薯选用出苗后生育期65d-70d的早熟品种。
步骤(2)中,所述开沟机进行开沟后,播种沟宽25-30cm,深10cm,两条播种施肥沟中间距离1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的地膜覆盖种植方法
- 下一篇:西洋参的人工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