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识别码的读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6564.5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熊年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王洪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及其 识别码 读写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识别码的读写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板;安设在主板上的芯片;写入模块,用于在存储模块的第一存储区域或者在第二存储区域写入识别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写入的识别码;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存储区域写入识别码时,控制NFC模块将存储模块中的识别码写入到芯片;位于主板上的NFC模块,NFC模块用于在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将存储模块中的识别码写入到芯片,并耦合发送所述芯片中的识别码,NFC模块还用于连接外部的读取设备,并由外部的读取设备读取所述耦合发送的识别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识别码的读写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部移动终端都被赋予一个唯一的识别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使用,移动终端的识别码带来了很多方便,如:利于生产时对每部移动终端进行监控、测试等;利于售后的维修;更为重要的是,可有效解决伪造等问题。
通常,生产商会在装机时,打印出其移动终端的识别码,并将该识别码粘贴在机身、包装盒等处,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可在机身上直接查询到移动终端的识别码;生产商还会将识别码写入到移动终端的软件内,在开机状态时,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可通过软件查询到移动终端的识别码。
但不足的是,在上述方案中,若移动终端无法开机,且机身等上的识别码遗失时,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就无法查询移动终端的识别码,从而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移动终端无法开机,且机身等上的识别码遗失时,无法查询识别码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安设有芯片,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写入模块、存储模块、处理模块和位于所述主板上的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模块;其中,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存储区域或者在第二存储区域写入所述识别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写入的识别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写入所述识别码时,控制所述NFC模块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识别码写入到所述芯片;所述NFC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识别码写入到所述芯片,并耦合发送所述芯片中的识别码,所述NFC模块还用于连接外部的读取设备,并由所述外部的读取设备读取所述耦合发送的识别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生产商或者用户可在移动终端的写入模块上执行写入与主板对应的识别码的操作,写入模块接收到该操作指令,写入识别码,从而存储模块将写入的识别码进行储存,写入模块写入的区域为第二存储区域时,NFC模块可在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将存储模块中的识别码写入到芯片中,进而NFC模块可读取芯片中的识别码,以耦合发送芯片中的识别码,由于NFC模块的工作模式包括在卡模式、点对点模式和读卡器模式三种模式,因此,当NFC模块连接外部的读取设备时,可读取到上述耦合发送的识别码。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移动终端在关机的状态下,生产商或者用户等也可以读取到移动终端的识别码,有效解决了移动终端无法开机,且机身等上的识别码遗失时,无法查询识别码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识别码的读写方法,所述读写方法适用于上述移动终端,包括:所述写入模块在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存储区域或者第二存储区域写入所述识别码;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所述写入的识别码;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写入所述识别码时,控制所述NFC模块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识别码写入到所述芯片;所述NFC模块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识别码写入到所述芯片,并耦合发送所述芯片中的识别码,所述NFC模块连接外部的读取设备,并由所述外部的读取设备读取所述耦合发送的识别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识别码的读写方法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移动终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