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铁除锈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96482.0 | 申请日: | 2017-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胡国波;聂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1/00 | 分类号: | C23G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 除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锈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铁除锈工艺。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机加工后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过程中,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生成锈垢、锈斑,造成机械零件光洁度和轴节灵活度降低,并且易在锈垢、锈斑内滋生细菌,造成灭菌效果不达标,如果不进行机械零件除锈作业而直接报废机械零件,则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垃圾,并增加机械零件更新费用。现有技术中对机械零件除锈工艺化处理时,工艺复杂,步骤多,使用效果不理想,会对损伤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钢铁除锈工艺,工艺方法简单,能够较快的较快和较好的去除钢铁的铁锈,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返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铁除锈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除油脂
将含有铁锈的钢铁放置入含有除油剂的水槽内浸泡30-45min;
2)除锈
在超声清洗机内加入除锈剂,然后将经过除油脂后的生锈钢铁加入溶液中,开启超声清洗机,在超声清洗机中40-45min;
3)中和
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钢铁在碳酸氢钠溶液中进行中和,使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0-25min;
4)漂洗
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钢铁用蒸馏水冲洗。
进一步,在步骤1)中,除油剂为甲缩醛和乙酯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的甲缩醛和乙酯的质量百分比为:甲缩醛50-60%,乙酯40-50%。
进一步,所述的甲缩醛和乙酯的质量百分比为:甲缩醛50%,乙酯50%。
进一步,在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清洗机的超声频率为25-30kHz。
进一步,在步骤2)中,除锈剂包括氯化铵和膨润土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的氯化铵和膨润土的质量百分比为:氯化铵60-80%,膨润土20-40%。
进一步,所述的氯化铵和膨润土的质量百分比为:氯化铵70%,膨润土30%。
进一步,在步骤3)中,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除锈之前将钢铁进行油脂的去除,并且除油剂为甲缩醛和乙酯的混合物,钢铁油脂的去除率较高,能够避免油脂将铁锈进行覆盖后难以去除的问题;
2.通过除锈剂与超声的共同作用,能够使得钢铁的铁锈去除率较高;
3.除锈后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浸泡,经过清洗后的钢铁能在短时间内不会返锈;
4.本发明工艺简单,去除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钢铁除锈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除油脂
将含有铁锈的钢铁放置入含有除油剂的水槽内浸泡30-45min,除油剂为甲缩醛和乙酯的混合物,甲缩醛60%,乙酯40%;
2)除锈
在超声清洗机内加入除锈剂,然后将经过除油脂后的生锈钢铁加入溶液中,,除锈剂包括氯化铵和膨润土的混合物,氯化铵60%,膨润土40%,开启超声清洗机,在超声清洗机中40min,超声清洗机的超声频率为25kHz;
3)中和
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钢铁在碳酸氢钠溶液中进行中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0%,使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0min;
4)漂洗
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钢铁用蒸馏水冲洗。
实施例2
一种钢铁除锈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除油脂
将含有铁锈的钢铁放置入含有除油剂的水槽内浸泡40min,除油剂为甲缩醛和乙酯的混合物,甲缩醛50%,乙酯50%;
2)除锈
在超声清洗机内加入除锈剂,然后将经过除油脂后的生锈钢铁加入溶液中,,除锈剂包括氯化铵和膨润土的混合物,氯化铵70%,膨润土30%,开启超声清洗机,在超声清洗机中42min,超声清洗机的超声频率为28kHz;
3)中和
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钢铁在碳酸氢钠溶液中进行中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5%,使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2min;
4)漂洗
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钢铁用蒸馏水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