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眩晕的中药丸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96220.4 申请日: 2017-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7115468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1
发明(设计)人: 韦凤艳 申请(专利权)人: 韦凤艳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分类号: A61K36/8988;A61K9/20;A61P1/08;A61K35/618;A61K35/64
代理公司: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代理人: 靳浩
地址: 530503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眩晕 药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指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眩晕在西医临床上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病因很多,治疗见效慢。而中医普遍认为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高效治疗眩晕的中药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治疗眩晕。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丸,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石决明18-22、白僵蚕9-11、钩藤9-11、天麻9-11、刺蒺藜9-11、罗布麻9-11、北沙参9-11、女贞子9-11、百合13-15、槠实子9-11、熟地9-11、白芍18-20、桑葚12-15、枸杞子12-15、柴胡9-11、香附4-6、青皮4-6、乌药4-6、八月札9-11、夏枯草9-11、青葙子9-11、密蒙花9-11以及炼蜜40-80。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丸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石决明20、白僵蚕10、钩藤10、天麻10、刺蒺藜10、罗布麻10、北沙参10、女贞子10、百合14、槠实子10、熟地10、白芍19、桑葚14、枸杞子13、柴胡10、香附5、青皮5、乌药5、八月札10、夏枯草10、青葙子10、密蒙花10以及炼蜜50。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石决明、白僵蚕、钩藤、天麻、刺蒺藜、罗布麻、北沙参、女贞子、百合、槠实子、熟地、白芍、桑葚、枸杞子、柴胡、香附、青皮、乌药、八月札、夏枯草、青葙子以及密蒙花烘干,粉碎,过100-150目筛,得到药粉;

步骤二、将蜂蜜熬制5-15分钟,得到炼蜜;

步骤三、将炼蜜与药粉混合,并和成膏泥状,静止20-40分钟后分制成丸状,即得所述中药丸。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丸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三中所加炼蜜的量以使所和成的膏泥能够成型且不粘手为准。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眩晕的病因多为情志不遂,烦恼大怒,肝失条达,从而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则肝阴受伤,故而肝风内动,上扰头目,出现眩晕,头目胀痛,耳鸣,口苦,多梦,脾气暴躁,心烦失眠,急躁,面目潮红,肢体麻木震颤等症状。本发明认为,肝风内动所以平肝息风,滋阴降火取以水涵木之用,有助于肝阴,肝气郁结化内热,解肝郁有助于平肝,肝开窍于目,眩晕亦有目眩的感觉,故清肝明目有助于眩晕的治疗。本发明通过多种中药合理配伍,平肝息风,滋阴降火,养护肝阴,解肝郁气滞,清肝明目,使眩晕得以治愈,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

本发明根据对临床100例患者观察统计,按照每日2-3丸,每丸5-8克的量进行服用,每7-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5个疗程,治愈率90%以上。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丸,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决明18-22、白僵蚕9-11、钩藤9-11、天麻9-11、刺蒺藜9-11、罗布麻9-11、北沙参9-11、女贞子9-11、百合13-15、槠实子9-11、熟地9-11、白芍18-20、桑葚12-15、枸杞子12-15、柴胡9-11、香附4-6、青皮4-6、乌药4-6、八月札9-11、夏枯草9-11、青葙子9-11、密蒙花9-11以及炼蜜40-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凤艳,未经韦凤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